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人才培养侧记

时间:2006-04-21 09:13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583次
清明时节雨纷纷,狮子山下,华中农业大学实习基地里,园艺林学学院博士生杜克兵和七八位大三的学生正兴致勃勃的在大棚里摆弄杨树树苗。“我们这是在做实验。”他们说。一旁的蚕豆郁郁葱葱,杜鹃开得正艳。“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我校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华中农大教务处副处长冯永平介绍。

在实践中综合提高能力,动物医学动物科学学院大四学生许思佳近日以优异成绩被江苏某专业单位录取。食品科技学院刘廷国的一篇关于魔芋的论文,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一等奖。据悉,2005年,高校林立的湖北全省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共25个一等奖,华中农大一举拿到6个一等奖。

人才辈出,在于有一片人才的沃土。创造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华中农大深入开展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构建宽厚的基础平台和开辟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拓宽空间。

1995年以来,该校抓住教育部实施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的机遇,按照研究先行、试点引路、整体组装、集成创新的思路,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研究型和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以承担的19项国家级教改项目为纽带,先后重点开展了公共基础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和农科专业综合教学改革,创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方面,该校将现代分子生物学理论、方法、技术与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充分结合起来,既注重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又注重农业传统基础学科,如遗传学、生理学等学科的教学。同时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重新组合,农科专业按大类设置共同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内容上,拓宽学生知识面,增设能够加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或与专业有关的现代技术、交叉、边缘学科及专业前沿知识方面的选修课程,把第二课堂教学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成各种知识互相渗透。

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动手能力强,这是社会对华中农大毕业生的评价。这与该校办学传统好、人才培养质量高有直接关系。早在湖北农务学堂时期,就提出了“知行合一,手脑并用”的校训,在此后10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华中农大又先后提出了“学行兼优”、“教学科研型、应用型、复合型、特长型”等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结果。1998年以来,华中农大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在全国同类院校名列前茅;主编出版生物类、农科类“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45种;建成国家精品课程11门。先后有20多所院校到华中农大考察教学改革方面的成功作法。培植创新人才的沃土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华中农大先后制定了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意见。并通过实施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如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大学生创新学分,举办大学生科技论坛、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展,开展大学生数学建模、神农杯等竞赛活动,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从2000年起,华中农大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资助项目,至今已投入100多万元,资助学生3000人次。

多年来,华中农大把组织大学生开展创业计划竞赛活动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工作,深入动员、广泛宣传和全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002-2005年,该校农科和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公开发表论文238篇,其中SCI、EI收录18篇;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23项,其中,国家级4项,“利用新形态标志保障杂交水稻应用的安全性”获一等奖;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奖15项,其中,国家级4项,“香鱼系列产品开发商业计划书”获银奖;2003-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大学生科研成果奖59项,其中一等奖9项;2004-2005年,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设计)82篇,其中一等奖38项。2002年7月,该校一个寝室6位应届本科女生全部录取为北京大学、中科院等单位研究生,被媒体誉为“六朵金花”,事迹在校内外广为传诵。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2005年10月19日,两位著名学者的学术前沿报告同日在华中农大举行,内容相互印证。一边是应邀来汉的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许智宏的“21世纪的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伦理问题”讲座,一边是华中农大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科院院士张启发为本科生讲的“转基因农作物研发、产业化、安全性和管理”。学生们半开玩笑地说“两位大师PK,又高兴又发愁,不知道听谁的才好。”这只是该校为本科生频繁举办的高水平学术讲座之一。华中农大坚持“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长期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质量。广大教授积极投身教学研究与改革,走上本科讲台,讲课或开设讲座,进行教改实践,已成为一种制度。很多同学表示,众多一流专家结合不同科研实践,全方位地介绍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动向,与名师接触,聆听其说,感受其风范,能让自己更为准确地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

2000年以来,该校现已67岁的傅廷栋院士每年还亲自上本科教学第一线,主讲《作物育种展望》等课程,指导学生实验和12名本科生毕业论文等。

该校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郑用琏教授、湖北名师赵斌教授、董元彦教授也分别主持教学改革项目并获得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目前,该校教学改革氛围浓厚,蔚然成风。从各学院院长、知名专家教授到书记、校长都主持了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项目。

该校明确要求教授结合教学至少承担1项教改项目,发表1篇教学研究论文,专业课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应在40学时以上。还规定,在教师职务评聘中,不主讲本科课程或开设专题讲座,或达不到本科教学基本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的,不能晋升高一级职务。目前,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教授100%都承担了本科教改项目和教学任务,逐步形成了以450名左右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本科教学主讲队伍,每位在校生都能享受教授主讲的8-10门优质课程。

谈起名师投身教改,给本科生上课,华中农大副校长高翅教授说,教授了解和掌握学科发展及前沿信息,用思想引领思想,用行动指导行动,用人格培育人格,用灵魂塑造灵魂,对开阔本科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及兴趣会大有裨益。

师高弟子强,2003年以来,该校学生英语四级一次性通过率逐年上升,农学等农科专业一次性通过率稳定在80%左右;农科专业研究生录取率平均在35%以上,其中,传统优势农科专业近50%。扎实的基本功使得华中农大的本科生在就业市场上备受欢迎,连续多年年度就业率稳定在96%以上。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