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子书库 > 基础学科
  • [病理生理学]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 -第一节 心力衰竭的原因和诱因 日期:2006-06-19 20:31:46 点击:191 好评:0

    第十二章 心力衰竭及高血压 心力衰竭(rhert failure)是指由于心脏泵功能障碍,以致心输出量减少,不足以适应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过程。心力衰竭亦称泵衰竭(prmp failure)。在这一概念中可以包括两种情况:①心肌衰竭(myocardial failure):是指...

  • [病理生理学]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日期:2006-06-19 20:31:46 点击:159 好评:0

    第二节 心力衰竭的分类 心力衰竭的病因繁多,分类标准不一,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一、根据心脏的受损部位分类 (一)左心衰竭主要是左心室搏出功能障碍,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

  • [病理生理学]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活动 日期:2006-06-19 20:31:46 点击:187 好评:0

    第三节 心功能不全发病过程中机体的代偿活动 心肌受损或心脏负荷加重时,体内出现一系列的代偿活动,通过这些代偿活动可使心血管系统的功能维持于相对正常状态。若病因继续作用,则经过相当时间,在一定条件下代偿状态可以向失代偿状态转化而出现力心衰竭。...

  • [病理生理学]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日期:2006-06-19 20:31:45 点击:218 好评:0

    第四节 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心力衷竭的本质是心肌收缩性减弱。为了理解有关的问题,本节将首先简要地复习心肌收缩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然后讨论心力衰竭的一般发病机制,以及肥大心肌转向衰竭的机制。 心肌的收缩物质是组成粗、细肌丝的心肌蛋白。粗肌丝的主要...

  • [病理生理学]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日期:2006-06-19 20:31:45 点击:214 好评:0

    第五节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心力衰竭时机体一系列机能代谢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心脏泵功能低下,其结果是心输出量减少,动脉系统充盈不足,静脉系统血液淤滞,于是各器官组织血流量不足,发生淤血、水肿和缺氧,并从而引起器官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

  • [病理生理学]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日期:2006-06-19 20:31:45 点击:185 好评:0

    第六节 心力衰竭的防治原则 一、防治原发病 二、消除诱因 对于心脏负荷已经过重或心肌已经受损的某些患者,体力活动过度紧张、疲劳、心率过快、异位心律,补液过多过快等均能诱发心力衰竭,应尽量消除这此因素。 三、改善心功能 (一)调整前负荷心功能不全...

  • [病理生理学] [附]:高血压 日期:2006-06-19 20:31:44 点击:237 好评:0

    [附]:高血压 血管内血液对血管壁所产生的侧压力称为血压,分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血压。高血压(hypertens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疾病或病理过程。由于正常时动脉血压不但受情绪、应激、体位、时间、种族、性别、体力活动等因素的影...

  • [病理生理学]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 - -第一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 日期:2006-06-19 20:31:44 点击:197 好评:0

    第十三章 呼吸衰竭与成人呼吸 窘迫综合征 呼吸的主要功能是不断地给机体提供氧气和从机体排出多余的二氧化碳。完整的呼吸功能包括外呼吸过程、内呼吸过程和血液携带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功能。呼吸衰竭通常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的后果。 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

  • [病理生理学]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日期:2006-06-19 20:31:43 点击:246 好评:0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外呼吸包括通气和换气两个基本环节。各种病因不外乎通过引起肺泡通气不足、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内短路增加等机制,使通气和/或换气过程发生严重障碍而导致呼吸衰竭。不同的病因常通过相似的机制引起呼吸衰竭,因...

  • [病理生理学]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日期:2006-06-19 20:31:43 点击:152 好评:0

    第三节 呼吸衰竭时机体的主要机能代谢变化 外呼吸功能障碍引起的直接效应是血液气体的变化,即PaO 2 降低或同时伴有PaCO 2 增高或降低。呼吸衰竭时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对机体的...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