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生物农业研究中心将联合中科院、地方政府、地方科学院及其他创新诸单元,结成“创新联盟”,组织协调中科院内外的相关科技力量,进行实质性合作,统筹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围绕西北生物农业发展,重点开展战略研究和生物农业技术研发、集成、孵化、示范,...
帝人公司日前改良了植物源生物聚碳酸酯树脂产品“PLANEXT”的技术。通过改变分子设计,使得耐热性及耐冲击性比以往的PLANEXT有了提高,解决了与用石油制造的聚碳酸酯树脂相比所存在的问题。改良型产品名为“PLANEXTD-7000”。 PLANEXT是环保型树脂,植物成分高达70%,...
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与山东省潍坊昌邑市日前签约,就建设能源植物盐碱地生态修复及其高值化利用(昌邑)示范园区的科技合作框架达成协议。此举立刻引起替代能源产业的关注。据记者调查,能源植物作为未来的新能源,具有良好的生态性、可再生性等优点,在我...
篦子三尖杉叶绿体基因组图谱 篦子三尖杉(Cephalotaxusoliveri)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属裸子植物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三尖杉属(Cephalotaxus)。它在三尖杉属中的地位特殊,形态、解剖、胚胎发育、孢粉、核型及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均支持将其独立成篦子三尖杉...
小花石豆兰 大花大苞兰 李剑武供图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 记者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获悉,《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报道了该园标本馆李剑武等科研人员在我国新发现的两个兰科新记录种——大花大苞兰和小花石豆兰,从此我国的兰科大家庭又多了两个新成员。 据李剑武...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普及与基因组信息爆炸式的增长,解析基因与基因组孕藏的功能信息成为我们了解生命密码的必需步骤。功能基因研究是破解基因组信息这部天书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功能基因的研究离不开载体的构建与转基因方法。传统的载体构建耗时耗力,伴随着烦琐的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战略需求,重点支持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优先发展领域。重大研究计划以专家顶层设计引导和科技人员自由选题申请相结合的方式,凝聚...
植物为了抵御病原菌的入侵,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免疫系统,包括基础抗性和抗病基因介导的抗性两个层次。基础抗性属于第一层次的植物天然免疫,通常由植物表面的受体(PRRs)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进行识别后引发,具有相对广谱、稳定和持久的特点。病...
3月29日,“志在掌握”——《中国植物志》数字产品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行,会议发布了《中国植物志》手机应用程序,电子版、手机版网站以及桌面应用程序等产品。 该研究所工程师李敏介绍,最新推出的《中国植物志》手机应用支持苹果、安卓两种系统,桌面应...
秸秆焚烧难禁,根子在开发利用不够。最近看到几则报道,说到秸秆处理新技术在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很值得思考。 一则是今年1月在武汉投产运行的阳光凯迪生物质燃油燃气厂,利用非粮食的农林废弃物生产航空煤油、汽油、柴油。凯迪电力董事长陈义龙表示,凯迪每生产1吨生物...
美国农业部近日宣布,其“农业和食品研究计划”资助的4D作物...
昨天,武汉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院士专家工...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基因组及遗传改良研...
水稻是全球半数以上人口的主粮,近年来水稻遭遇高温热害的情...
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研究公布了一种与玉米和...
玉米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2013年的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