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行移动版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科学家找到西尼罗河病毒标靶



美国科学家近日通过“扫描”人类整个基因组,发现了几百个影响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感染的基因。这一发现将为科学家提供有价值的新线索,帮助他们找到干预许多致命病毒感染的方法。相关论文8月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杂志上。  

西尼罗河病毒通过蚊子传播,日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健康威胁。它属于包括了登革热、黄热病等在内的黄病毒科(flavivirus  family),每年导致数千人死亡。  

西尼罗河病毒仅有10个蛋白组成,所以它必须“劫持”许多细胞过程以进行感染和复制。美国耶鲁大学的Erol  Fikrig和研究小组利用整体RNA干扰标靶技术(global  RNA  interference  targeting  strategy)对此进行了研究。  

利用这一技术,研究人员能够灭活单个基因,从而可以评估它们的功能。通过测试整个人类基因组,研究人员鉴别出305个能改变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的蛋白。其中许多对于该病毒的感染和复制至关重要。研究人员同时报告说,30%与西尼罗河病毒感染有关的基因在登革热中也发挥了作用。  

论文高级作者Fikrig说:“西尼罗河这样的病毒感染了数百万人。我们发现了对于病毒感染至关重要的基因‘字典’,这一技术同样可在其它任何病毒上应用。”  

理论上来说,如果科学家能够找到一种干预病毒利用这些蛋白的能力的方法,那么就有可能治疗或预防多种不同的感染。Fikrig说:“有可能发现一个泛黄病毒标靶。”(科学网  梅进/编译)



        借助人体全基因组扫描分析技术,美国科学家成功识别出人体内几百个与西尼罗病毒感染相关的蛋白质。这一成果有望为医学界预防或治疗西尼罗病毒等同类病毒造成的感染提供新线索。  

        美国耶鲁大学等机构科学家在6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在感染人体时,西尼罗病毒必须破坏一些原本正常的细胞活动过程,使其转而参与病毒感染,帮助病毒复制。而人体内的一些基因和蛋白质为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为了查明到底哪些基因或蛋白质导致了这些细胞活动过程被病毒“劫持”,科研小组利用人体全基因组扫描分析技术对人体基因组进行扫描,寻找可疑目标。  

        经过分析,研究小组共鉴别出了305个由某特定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都可能会影响到病毒感染过程,而且其中一些蛋白质对于病毒“劫持”细胞活动过程以及病毒复制似乎非常关键。  

        西尼罗病毒借助蚊子叮咬感染人体,是目前美国境内危害很大的一种病毒。它和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等同属黄病毒科。研究小组的分析结果发现,影响西尼罗病毒感染的这些蛋白质中,有大约30%在登革热病毒传播感染过程中也发挥一定作用。  

        因此研究小组认为,从理论上讲,将来可以找到方法,干扰病毒利用这些蛋白质的过程,从而治疗或预防西尼罗病毒、登革热病毒等同类型病毒的感染。 (责任编辑: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