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电子书库 > 临床内科
  • [免疫与健康] 七、糖尿病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日期:2006-06-21 12:15:36 点击:243 好评:0

    七、糖尿病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1、血糖(glu),参考值3.89—6.11mmol/L(mmol/L×18=mg/dl)。生理性增高见于饭后1—2小时,病理性增高多为胰腺β-细胞损害引起胰岛素激素分泌过多,由颅外伤及颅内出血引起颅内压增高,血糖也可增高,降低见于饥饿及剧烈运动后,胰...

  • [免疫与健康] 八、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日期:2006-06-21 12:15:36 点击:316 好评:0

    八、血气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1、酸碱度(pH),参考值7.35~7.45。 7.45属碱血症。但pH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无酸碱失衡。 2、二氧化碳分压(PCO2)参考值4.65~5.98kPa(35~45mmHg)乘0.03即为H 2 CO 3 含量。超出或低于参考值称高、低碳酸血症。>55mmHg有抑制呼吸中...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一章 意识障碍 日期:2006-06-20 10:11:38 点击:506 好评:0

    第一章 意识障碍 意识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和主观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级形式。意识在医学上是指“神志清晰状态”或“醒觉状态”,在精神医学中意识是指精神活动的清晰度和清晰范围。对主观自身状态及其活动的辨认能力称自我意识,又...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一节 急性意识障碍 日期:2006-06-20 10:11:38 点击:572 好评:0

    第一节急性意识障碍 acute disturbance of consicousness 急性意识障碍主要是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系由急性全身性疾病所致。一般分为意识水平的减低、意识内容的改变及意识范围的缩小三种类型。现将不同的急性意识障碍的发生机理、病因、基本概念及鉴别诊...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二节 间歇发作性意识障碍 日期:2006-06-20 10:11:37 点击:662 好评:0

    第二节 间歇发作性意识障碍 interinittent attack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间歇发作性意识障碍,为一种短暂而又频繁发作的意识障碍,间歇期意识活动恢复正常,属急性意识障碍的一种类型。较常见的是各种原因所致的晕厥、失神发作及惊厥时呈现的不同程...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三节 慢性意识障碍 日期:2006-06-20 10:11:36 点击:484 好评:0

    第三节 慢性意识障碍 chronic disturbance of consicousness 由于广泛的脑血管疾...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四节 自我意识障碍 日期:2006-06-20 10:11:36 点击:542 好评:0

    第四节 自我意识障碍 distrrbance of self-consciousness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当前主观状态的确认。Jasper指出,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存在意识:是指人能够对自身的存在有一个现实而又确切的体会,而不是虚无不实的。②能动性意识:是指人能够意识到...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二章 运动障碍 日期:2006-06-20 10:11:36 点击:406 好评:0

    第二章 运动障碍 dyskinesia 骨骼肌的协调收缩和松弛产生运动,可分为“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两类。随意运动是指由主观意志支配的动作,也称为自主运动,主要是锥体束的功能,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不随意运动是指不受主观意志控制的“自发”动作。在...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一节 瘫痪 日期:2006-06-20 10:11:36 点击:543 好评:0

    第一节 瘫痪 paralysise 瘫痪是指随意动作的减退或消失,临床上将瘫痪分为功能性瘫痪和器质性瘫痪两类。前者由心因性引起,即癔症性瘫痪。器质性瘫痪按照病变的解剖部位可分为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肌病瘫痪。 正常随意运动的完成,除了通过...

  • [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第二节 不自主运动 日期:2006-06-20 10:11:35 点击:881 好评:0

    第二节 不自主运动 involuntary movement 不自主运动或称异常运动,为随意肌的某一部分、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收缩。是指患者意识清楚而不能自行控制的骨骼肌动作。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肌纤维颤搐、痉挛、抽搐、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