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Nat Med:嗜中性粒细胞介导胰岛素耐受性产生

时间:2012-08-09 15:14来源:生物谷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数量丰富的一类白细胞,即嗜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通常起着攻击细菌和其他外来入侵物的作用,然而它们也在调控胰岛素耐受性上也发挥着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其中胰岛素耐受性是II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2012年8月5日,这些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

嗜中性粒细胞是首批对组织炎症作出反应的免疫细胞,能够通过招募巨噬细胞来促进慢性炎症产生。慢性低度炎症(chronic low-grade inflammation)在脂肪组织中比较常见,是一种产生系统性胰岛素耐受性的重要原因。

利用小鼠和人类肝细胞以及活的小鼠模式动物,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教授Jerrold M. Olefsky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嗜中性粒细胞分泌出的一种酶,即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 NE),损害胰岛素信号通路,从而促进胰岛素耐受性产生。相反地,剔喂食高脂肪食物的肥胖小鼠中的NE,能够改善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特别地,嗜中性粒细胞利用NE来激活一种触发吞噬病原体的巨噬细胞分泌促炎症分子(proinflammatory molecule)的信号通路。NE降解一种在肝细胞和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蛋白IRS1。尽管已知NE在肺癌细胞中降解这种蛋白,但是它对诸如肝脏和脂肪组织之类的胰岛素靶组织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嗜中性粒细胞调节胰岛素的作用使得它们成为一种新的靶标,从而能够被用来开发出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胰岛素耐受性和糖尿病。(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编译自Neutrophils: White blood cells mediate insulin resistance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