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哀牢山林区年蒸发总量呈上升趋势

时间:2012-08-14 20:00来源:科讯网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本报讯(记者张雯雯)日前,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博士生游广永在导师张一平研究员的指导下发现,具有云雾林性质的云南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即使年降水量较大,干季也会出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水分亏缺现象,并且干季水分亏缺程度呈加强趋势。该研究对区域农业生产、森林幼苗更新和森林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并于近日刊登在国际SCI收录刊物《水文研究》上。
据张一平介绍,一般认为,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蒸发也会呈现出增强的趋势。但观测数据显示,全球大部分地区蒸发量普遍呈下降的趋势,一些研究推测工业生产活动造成的大气颗粒物的增加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同时,农田灌溉、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化等人类活动因素也可能通过影响气象要素的观测值,误导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认识。
“关于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多数侧重于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手段,用水分蒸发的物理基础来解释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研究较少。”张一平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选择未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地区,开展蒸发量变化趋势的观测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区域水平衡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规律。
通过分析哀牢山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的长期气象观测资料,游广永等人扩展了基于水分蒸发物理基础的模型,并通过模型运算发现,哀牢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年蒸发总量呈上升的趋势,以干季蒸发量的增强为主要组成部分。从蒸发量增加的组成来看,总体上扩散分量的增加要大于辐射分量的增加。其中,干季蒸发的扩散分量的增加大于辐射分量的增加,而雨季则相反。
研究人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与多数研究结果不同,该研究区域的风速和日照时数长期变化呈上升趋势,是造成林区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原因。其中,风速的增强对蒸发量增加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日照时数的增加。
《中国科学报》 (2012-08-14 A4 综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