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固碳主要在干旱时期

时间:2012-08-27 15:05来源:科学网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记者近日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通过对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固碳的动态规律进行多年研究,在近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认为,干旱时期是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固碳的主要时期。
 
据介绍,地带性森林能够持续积累有机碳的结论已获得普遍的认可,但是科学家们对地带性森林固碳的动态规律尚不清楚。针对这一问题,华南植物园生态及环境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闫俊华等人,利用对鼎湖山国家级保护区7年的通量观测数据,分析了我国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固碳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
 
闫俊华等人发现,该森林固碳的主要季节并不是水热丰沛的湿季(即通常被认为的生长季),而是非生长季(即干季)。他们同时发现,在年际变化上,同样是较干旱的年份为该森林固碳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参加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干旱时期是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固碳的主要时期。
 
上述现象主要归功于呼吸和光合作用对水热条件的敏感性,水热丰沛的湿季尽管能够加快植物的生长,但也更有利于系统的呼吸,这说明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呼吸作用相比光合作用对水热条件更敏感。
 
据悉,上述研究结果已经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森林研究杂志》上。
 
《中国科学报》 (2012-08-27 A4 综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