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2006年6月2日Science中文摘要

时间:2006-06-08 13:31来源:Internet 作者:admin

2006年6月2日  美国《科学》周刊312卷   第5778期   提要


专题部分:游鹰计划
日本航天器Hayabusa日文名字的意思是“游鹰”,与其名字相符,该航天器去年秋季在近地小行星Itokawa上空盘旋几许,先是近距离地对小行星近进行了测量和拍照,然后俯冲下去在小行星上做短暂着陆,首次从一颗小行星上采集了样品。本期《科学》专题部分刊登了同行评议的来自游鹰计划的论文,这些论文应该能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周期性掠过地球的“近地小行星”的结构和组成部分。
Akira Fujiwara和同事报告,小行星Itokawa有两个部分,一个小的“头”和一个大的“身”,使其有象海獭的外形,这个小行星似乎是由碎石组成的。(与之相比,过去研究过的小行星看起来通常是由大块的岩石组成的。)这些碎石是松散地堆在一起,中间有很多的空隙,勉强由小行星的引力场聚在一起。如果一个物体与Itokawa碰撞,该物体会像是掉进一桶沙子。与小的太空岩石撞击的痕迹会随着碎石的移动而消失,所以在Itokawa上几乎没有陨石坑。研究人员报告说,与其他被探索过的小行星不同,Itokawa的表面既有大块石头遍野的粗糙地型,也有大小相同的碎石“沙海”,在飞行器拍摄的照片中看上去像天鹅绒那样平滑。
除了Akira Fujiwara和同事的报告,专题部分还包括六篇其他报告以及Erik Asphaug撰写的一篇讨论游鹰计划的研究评述。
专题介绍:The Falcon Has Landed, Joanne Baker
报告:The Rubble-Pile Asteroid Itokawa as Observed by Hayabusa, A. Fujiwara, et al.
研究评述:Adventures in Near-Earth Object Exploration, Erik Asphaug


脊索侧索硬化症的两个步骤
一项用选择性基因沉默的方法作的研究提出,神经元变性疾病--脊索侧索硬化(ALS)的发作和进行是由神经系统两个不同类型的细胞控制的。人们已经知道一个名为SOD1酶的突变是导致ALS的原因之一。Séverine Boillée和同事在小鼠不同的细胞类型中控制突变SOD 1的表达,来准确地确定带有突变SOD1的细胞类型是如何影响疾病过程的。他们发现,运动神经元中突变的SOD1通过启动这些神经元的损伤触发ALS,使疾病开始。当突变的酶在脊髓中围绕运动神经元的发炎细胞中也出现时,这个疾病迅速地发展。研究人员说,如果这些结果被证明与人类的该疾病相关,它也许提示了一个针对非神经元细胞(比如发炎细胞)的、可能的ALS治疗方法。
报告:Onset and Progression in Inherited ALS Determined by Motor Neurons and Microglia, Séverine Boillée, et al.


无花果是最早家化的作物?
一项新研究提出,在约旦谷的一处11,400年前的房屋中发现的无花果样品也许标志着农业最早的形式之一。Mordechai Kislev和同事描述了在Gilgal I考古点发掘出来的残留无花果,显示出这些无花果属于没有授粉就可结果而成熟的那种。这种果子不从树上掉下来,而且成熟时变得软和甜,可以吃。造成这种“单性果实”的突变在某些无花果树上能发生,但是相当罕见。残留的无花果的丰富程度意味着人类发现了这些罕见的树,并通过种植树枝来繁殖它们。
报告:Early Domesticated Fig in the Jordan Valley, Mordechai E. Kislev, Anat Hartmann, and Ofer Bar-Yosef


蝗虫何时成群连锁飞行
研究人员准确地确定出了兜圈飞的沙漠蝗虫形成有序的集体祸患的临界昆虫密度。这个用无序和有序粒子的统计物理模型预测的临界点也许能用于控制毁坏庄稼或带来疾病的虫害的爆发。Jerome Buhl和同事把蝗虫放在一个体育馆内,然后在有越来越多的昆虫加入进来时,拍摄它们运动的电影,以此检验了模型的预测。在昆虫的密度较低时,个体蝗虫自行其道。在中等密度时,虽然蝗虫聚集起来但飞行的方向不确定。但是当30只左右蝗虫进入体育馆后,它们很快地组成队列并且挑选一个固定的飞行方向。Daniel Grünbaum在相关的研究评述中讨论了这些实验。
报告:From Disorder to Order in Marching Locusts, J. Buhl, et al.
研究评述:Align in the Sand, Daniel Grünbaum


气溶胶大小对云的形成更重要
被统称为气溶胶的微小大气粒子中,哪些将成为行成云的种子,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而不是化学成分。这一发现也许使模拟气溶胶对云的形成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变得更容易,因为粒子大小比其化学成分要容易测量得多。在德国非城市地区的上空仔细测量了从污染到灰尘等促成新云形成的不同气溶胶后,Ulrike Dusek和同事做出结论,粒子大小的不同能够解释云凝结核心密度变化的80%到96%。在一篇相关的研究评述中,Daniel Rosenfeld讨论了这些发现与全球变暖趋势的可能关系。
报告:Size Matters More Than Chemistry for Cloud-Nucleating Ability of Aerosol Particles, U. Dusek, et al.
研究评述:Aerosols, Clouds, and Climate, Daniel Rosenfeld


小行星、月球与早期地球形成
研究人员报告说,与地壳不同,月亮外壳的同位素特征和小行星的类似。所以形成月球外壳的过程可能发生的相对要早,在形成月球的主要撞击之前。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地球-月球系统形成的理论涉及一个巨大撞击模型,在地球增长的晚期地球曾与一个和火星差不多大的物体相撞,月球是由这次撞击产生的热残骸形成的。Kai Rankenburg和同事分析了来自6块月球岩石的钐-钕同位素数据,显示这些岩石的同位素比与较早的球粒状陨石的类似,而不不同于地球的。这些结果支持月球与地球分离要早的解释,而且意味月球上大范围的融化也许在太阳系形成后持续了约2.2亿年。
报告:Neodymium Isotope Evidence for a Chondritic Composition of the Moon , K. Rankenburg, A. D. Brandon, and C. R. Neal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