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生物治疗新突破

时间:2012-11-15 14:00来源: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编译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胞外体(exosomes是一种由细胞分泌的膜性小囊泡其中包含一些微小核酸片段。这种亚细胞结构最早是在30年前被发现,但迄今为止对于其生理功能还知之甚少。近日,美国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在新生儿体内,胞外体可有效保护其稚嫩的肺部,使之免受急性感染以及慢性炎症引发的肺损伤。

刚出生的婴儿肺部发育尚未完善,纵使奋力呼吸,他们的肺部也多处于组织缺氧的状态中。缺氧的环境增加了婴儿肺部的炎症易感性,一旦炎症爆发,往往会进一步诱发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这种极端危险的高血压将对患儿的肺部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并导致长期的慢性肺病。目前,临床上针对婴儿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仅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无法有效治愈疾病。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早前,有报道指出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疾病模型小鼠肺损伤以及肺部炎症。接下来,研究人员更为惊奇地发现,当直接给疾病模型小鼠注射这些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时,上述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该项目由波士顿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部主任Changjin Lee博士主持,Changjin Lee据此推测,由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某些成分,而非细胞本身具有显著的对抗肺部炎症的作用。因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小鼠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组分,最终他们定位到胞外体。当培养上清中去除该成分后,上清的抗炎效果也随之消失。深入的机制研究提示,胞外体含有大量对炎症基因表达有重要调控作用的微小RNA,这些微小RNA正是抗炎的关键。

Changjin Lee指出,除了间充质干细胞,机体内的许多其他类型的细胞都具有分泌胞外体的功能,提示它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

 

卢瑛 编译自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2/10/121031125031.ht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