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

时间:2012-12-11 16:43来源:科学网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新华社宜昌12月10日电(记者刘紫凌、李思远)记者10日从长江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了解到,一组子一代中华鲟亲鱼在全人工繁殖条件下,成功产下受精卵21万粒,产卵规模已达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平,标志着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
 
在湖北省宜昌市中华鲟研究所中华鲟保育车间,状如蝌蚪的“子二代”中华鲟在水池中游弋。据工作人员介绍,鱼卵共孵出约4万尾中华鲟。目前,这些出苗15天的鲟鱼宝宝,各项体征正常,身长有2厘米左右,已经平安度过了垂游期、平游期、沉底期,于12月9日开口摄食。
 
中华鲟研究所分管科研的副所长高勇说,2009年以来,中华鲟研究所连续4次成功实施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前三次繁殖获得受精卵数量分别为4万枚、5万枚和10万枚。此次的产卵规模已经达到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平。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利用野生中华鲟亲鱼人工繁殖培育出子一代;2009年,子一代成功繁育出子二代中华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的中华鲟,中华鲟自此可以在全人工环境下生存繁衍。
 
中华鲟是中国特有的古老珍稀鱼类,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被誉为“活化石”。
 
《中国科学报》 (2012-12-11 第1版 要闻)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