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PNAS:中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特异神经递质受体对大脑突触修剪至关重要

时间:2013-01-06 04:14来源:生物谷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2013年1月1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华人博士张忠伟副教授领导的杰克逊实验室研究人员提供了直接的证据证明某个特定的神经递质受体在新生哺乳动物大脑中突触的修剪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发育阶段突触错误修剪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有明确证据表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在修剪中起作用,在PNAS杂志上发表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NMDA受体缺乏的脑细胞和NMDA受体正常存在的脑细胞并存的小鼠模型开展研究。

出生后不久,哺乳动物的大脑会发生显著的发育和变化。最初,神经元之间大量突触会形成。然后对刺激产生反应,突触之间的连接被细化,一些突触被加强,一些突触被消除或修剪。

在大多数突触中,谷氨酸充当神经递质,NMDA充当突触后谷氨酸受体,先前认为NMDA在神经回路发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NMDA受体在修剪中的重要性,但它仍然不清楚他们是否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研究人员集中在丘脑部位,突触修剪和强化区域可以相对容易地被监测和量化的大脑区域。研究人员发现,NMDA受体不存在情况下,突触细化过程被打乱。同时,邻近的有NMDA受体的神经元会经历正常突触强化和修剪,这明确证实了NMDA受体在突触后神经元突触细化的必要性。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关注到了突触功能增强,这些研究表明,N​​MDA受体的存在可以支持招募另一种谷氨酸受体加强突触连接。但是,NMDA受体是如何调节修剪过程仍是未知的。(生物谷:Bioon.com)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