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欧洲“脑科学月”活动

时间:2013-05-15 22:35来源:生命科学研究快报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据新华社消息,由欧盟委员会(下简称“欧委会”)主办的欧洲“脑科学月”51日在欧洲19个国家拉开帷幕。在这一个月内,相关国家和机构将举办50多场活动,宣传脑科学对于人类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呼吁欧盟各界加强该领域的研发工作。

 

1)欧洲的脑科学研究背景

此前的要闻中点评过,欧盟委员会已于今年年初将“人脑计划”列入“未来与新兴技术(FET)”旗舰项目,可见其对于脑科学的重视。之前的调查数据显示,欧洲每年脑部疾病产生的医疗成本约为8 000 亿欧元,而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阿尔茨海默病:我们面临的挑战”专题学术交流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欧洲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将从2005年的850万增加至2030年的1 400万。

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患者的增加,与老龄化的进程有关。2010年,欧经委(ECE)成员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接近1亿7 450万,占该地区总人口的14%;这一数字仍在不断攀升之中,预计到2030将达到20%左右,届时80岁以上的老人所占人口比例也将超过5%。为了应对老龄化,欧盟将科技创新作为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关键,脑科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界中最复杂的运动形式,是宇宙中已知的最为复杂的组织结构,目前仍然是一块未知领域,因而对于脑组织和脑功能(认知、记忆、语言、情绪、思维、意识等)的探索引起了科学界的诸多兴趣。因此,理解神经元连接的机制,为“神经计算”和“神经机器人”应用搭建新的平台,按照大脑的结构和环路开发计算机系统和机器人的旗舰项目设立也就自然而然。

 

2)脑科学计划的“大科研”项目组织

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的脑科学计划,都比人类基因组计划更为宏大,属于“大科研”项目,因而引起科学界的不少争论。欧洲的人类脑科学计划准备达3年左右,但仍然因为过多的假设而招致很多的疑议;与之相比,美国的脑科学计划在调研阶段的交流相对较少,而且目前也并未公布详细的计划,因此面临更多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世纪末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过于强调短期的、实用性的研发而忽视基础研究,曾受美国的诟病。1986年美国能源部(DOE)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初,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还曾认为该计划不可行,应该重点支持小型研究项目。直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展开,NIH才改变了对于中长期的大科学项目不够重视的做法。此次的脑科学项目的设立,也可以视为这一做法的延续,说明了其对实验设备或数据处理的科研项目的重视。

不过,从具体实施来看,在美国科研机构减少大型研究课题的整体背景下,脑科学计划能否顺利组织仍存在疑问。

 

3对神经科学研究的影响

除了项目组织方面的因素外,目前美国对于脑科学研究计划的质疑还表现在项目开展所需的技术方面。哈佛大学分子遗传学家乔治·丘奇建议,研发新影像工具以发展穿透脑组织的新光学技术,探测并操控细胞功能,是该项目顺利开展的第一步。然而,就目前而言,尽管核磁共振技术等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真正离所要实现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因此美国的一些研究者人员认为这一技术目前还处于“科幻”的范围。

不过,这一计划仍然在欧美得以强力推进,说明了科学家对于当前神经科学研究需要破旧立新达成了基本共识。脑科学无疑是其中研究的热点,只是在推进的方式、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还有争议。目前,尽管大脑发展、感觉、知觉、学习与记忆、运动、睡眠、压力、老化与神经及精神疾病方面的分子、细胞与基因研究已经开展了很多,但仅仅依靠这些研究仍无法说明认知活动的脑内过程和神经机制,如何将分子、突触、神经元等微观机制和系统、全脑、行为等宏观解析相结合,仍有待进一步的理论突破。

要实现这一理论突破,仍需数据的积累基础,这也是科学研究的常见做法。为此,美国的脑科学计划中也曾有不少研究人员提出要建立数据平台,只不过更多的研究人员认为需要以技术突破作为基础。而在近期,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则发布了新的人脑在线数据库,其目标是为研究人员便利地使用存放于英国10个人脑银行中的被捐献的7 000多份人脑样品,以研究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症和一系列其它神经退行性和发育性疾病等。

(江洪波  整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