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科学家发现最古老灵长类化石

时间:2013-06-14 17:05来源:科学网 作者:未知
(责任编辑:泉水)
 

距今5500万年,新研究改写类人猿演化史

本报讯(记者洪蔚)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倪喜军带领团队,发现了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这件被命名为“阿喀琉斯基猴”的化石,发现于我国湖北省荆州市附近的湖相沉积中,距今5500万年。
 
在阿喀琉斯基猴生活的时代,全球正处于温室期,气候湿润炎热,茂密的森林覆盖到了南北极,在阿拉斯加甚至都有棕榈树。
 
“在这种环境下,保存如此完整的灵长类化石骨架,堪称奇迹。”倪喜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倪喜军领导的小组是一个国际团队,其成员包括美国卡耐基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克里斯托弗·比尔德、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教授丹尼尔·季博、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玛丽安·达戈斯特、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博士孟津和约翰·弗林、法国欧洲同步辐射中心博士保尔·泰弗罗。
 
该团队用目前最为先进的、超高精度的同步辐射CT扫描技术,数字化三维重建了包埋在岩石中的化石骨骼和印痕。保尔·泰弗罗说,该研究“让化石从石头中站了起来”。
 
“阿喀琉斯基猴与其他已知的灵长类相比,无论是化石的还是现生的,都非常不同。”克里斯托弗·比尔德说,“它就像一个怪胎,长着类人猿的脚,却又长着更原始灵长类的牙齿、胳膊和腿。对于一个早期灵长类来说,它的眼睛也出奇的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改写类人猿的演化历史。”
 
阿喀琉斯基猴骨架比以前知道的达尔文猴和假熊猴整整早了700万年。而且,阿喀琉斯基猴在灵长类的系统演化树上与人类同属于一个大的支系;而达尔文猴和假熊猴则属于另外一个分支,是现生狐猴的远亲,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远。
 
通过研究阿喀琉斯基猴,古生物学家首次获得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非常接近于类人猿和其他灵长类开始分异时的图景。
 
经过大量的统计学分析,倪喜军和他的团队推测阿喀琉斯基猴的体重仅有20~30克,比现生的最小的倭狐猴略小一些。丹尼尔·季博是研究灵长类身体结构方面的专家,他说:“阿喀琉斯如此小的个体和它非常基干的系统演化位置,证明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包括眼镜猴、猕猴、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都非常小。这颠覆了原先一些人认为的类人猿的早期类型与某些现生类人猿体形大小相差无几的观点。”
 
灵长类动物与其他动物的演化关系以及灵长类内部主要支系之间的系统关系,一直是科学家们激烈争论的问题。
 
“为了检验各种假说,我们构建了一个巨型的包括1000多个形态学特征和157个哺乳动物分类单元的数据库矩阵。”孟津说。
 
为揭示这段埋藏了几千万年的秘密,研究团队花了10年时间进行研究。该发现对于确定类人猿与其他灵长类的分异时间和早期演化模式提供了非常关键的证据,被认为是近年来相关研究的里程碑。
 
《中国科学报》 (2013-06-10 第4版 综合)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