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5日,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和英国心脏病基金会(BHF)宣布将投入2 000万英镑以促进再生医学疗法的发展。 (1)英国重视可再生医学的研究,但再生医学产品商业化障碍重重 此次资助旨在帮助英国研究人员克服该领域研究成果从实验室研究向临床应用转化的障碍,以解决一系列慢性疾病和不治之症的治疗难题。其中,英国再生医学平台(UK Regenerative Medicine Platform,UKRMP)第一阶段将获得资金约1 300万英镑,由MRC、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BBSRC)及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EPSRC)共同出资。UKRMP将利用这笔经费建立三个研究中心,以汇集具有一系列学科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研究团队,解决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另外,BHF承诺将投入750万英镑的后续资金用于资助在英国的知名大学(爱丁堡大学、利物浦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中新建的三个专业研究中心。这三个BHF再生医学中心主要致力于开发修复心脏损伤的新疗法。同时,BHF中心还将与UKRMP中心开展合作,开发将再生疗法应用于临床所需的工具、技术和工程解决方案。 此次资助计划的颁布只是英国对再生医学重视的一个侧面。实际上,自从2010 年12 月,MRC公布了2011/12 年~2014/15 年(四年)经费预算改革计划开始(该计划表示对未来5方面内容进行了重点关注,其中再生医学作为战略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将获得1.3亿英镑的资助),陆续有再生医学重大行动出台。 1) 颁布“英国再生医学发展战略(Strategy for UK Regenerative Medicine)”。2012年5月,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TSB)曾联合其他研究理事会[MRC、EPSRC、BBSRC、经济和社会研究理事会(ESRC)]推出英国再生医学发展战略,并提出了研究路线图。该战略致力于将迅速增长的生命科学研究转化为能够使患者和经济受益的临床实践,并提出了英国要在未来5年在全球再生医学领域继续保持领先所必须解决的知识不足以及转化方面的障碍,计划投入7 500万英镑进行转化医学科学研究。 2)成立英国再生医学平台(UKRMP)。UKRMP就是在上文提及战略颁布后,作为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2 500万英镑而成立,由TSB联合 MRC、EPSRC、BBSRC出资成立。该平台将与新成立的细胞治疗中心一道致力于解决将优秀的研究发现转化为临床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科学和技术挑战。通过实施该战略,英国试图在再生医学领域将其优秀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及商业化发展紧密的联系起来,以保持英国在该领域在全球的独有的竞争优势。 从上文大型再生医学相关计划或行动来看,不难推测出英国对再生医学研究的重视,也逐渐强调基础研究的转化和临床应用的实现,然而鲜见再生医学产品商业化方面的资助内容。实际上,工业界人士认为英国对再生医学研究确实相当重视,但是在再生医学产品商业化上,障碍很多,包括缺乏资本投入,缺乏调控杠杆,在赔偿问题上缺乏临床证据等,再加上NHS向来的传统,不倾向为可再生医学产品提供良好的商业化环境。所以在再生医学产品商业化方面,工业界人士认为需要政府政策干预,包括政府增加转化方面的投入(从上文的资助行动来看,实际上政府已经慢慢重视这一环节的投入),NHS和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对组织和政策倾向性进行改革,实现管理透明化等,或能改善英国可再生医学的产业现状。 (2)欧洲的再生医学产品产业化环节弱于美国 实际上,英国的这一资助倾向性也是欧洲对再生医学的资助态度的反映。欧洲多国在再生医学这一新兴领域积极寻找竞争优势,然而在广泛的生物制药行业,欧洲一直弱于美国,这反映了欧洲长期存在的问题:有限的资本投入,碎片化的专利系统,学术机构和工业界联系的相对较少等。而美国作为可再生医学方面的国际领导者,或主要由于以下三方面的优势:研发的高投入,为生物技术新兴企业争取更广渠道获得风投的机会,以及尽可能为健康技术(health technologies)培养最大市场。这或许是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制定再生医学政策时需要参考的投资方向。 (3)我国在重视再生医学的转化和临床应用时或应加大再生医学产品产业化的资助 我国重视再生医学,并已经成为国际领先国家。2010年1月8日,英国期刊《再生医学》(Regeneration Medicine)曾刊登一份研究报告表示,中国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快速发展,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相关论文的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五。而我国在再生医学领域,以干细胞的研究进展最具代表性,突破较多。例如,研究人员利用具有发育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能力的多能细胞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技术复制出全能个体小鼠;通过异种细胞嵌合或转分化技术获得功能器官;iPS大动物模型制备;建立诱导分化体系将体细胞诱导分化为多种组织细胞等。与此同时,在中、重度烧伤、创伤后的皮肤汗腺再生以及由糖尿病与下肢血管疾病导致的下肢血管性疾病等方面,通过诱导分化技术将成体干细胞应用于血管再生治疗已经观察到明显效果,部分病例在3年以上的随访中疗效确切。这些进展的获得离不开国内对再生医学重视的大环境。我国从“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不断加大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的投入,中国科学院也设立了干细胞先导专项,重点研究如何将干细胞应用于转化医学,推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然而,我国再生医学大环境或面临英国同样的问题,即从最初重视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到重视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的转化和临床应用。而我国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国际化地位,投资倾向除重视再生医学转化和临床应用外,再生医学产品产业化环节或应该成为未来资助重点。 (游文娟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