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敏法:每20分钟注射抗毒素一次,每次注射后观察反应,如有全身性反应,下次注射须延至30分钟后,剂量不变。在注射抗毒素前,必须准备好肾上腺素、氢化考地松等抢救药品。
效果观察 通常在应用白喉抗毒素后12小时,假膜停止蔓延,边缘退缩、变厚、脱落、热度下降,病情好转。经24小时假膜仍有发展,应重复注射1次抗毒素,采用全量或半量。 血清反应的处理 (1)过敏性休克 属第I型变态反应,注射后立即发生,应立即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继以皮下注射1ml,同时肌注抗组胺类药物。有严重心肌炎者不宜用肾上腺素,可用氢化考地松或地塞米松静脉注射。 (2)血清病 属第Ⅲ型变态反应,多见于注射后7~10天。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淋巴结肿大和关节疼痛等。可给予扑尔敏、赛庚啶、非那根、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抗生素 青霉素为首选药物,它能杀灭白喉杆菌并可控制继发感染。青霉素40~80万μ,肌肉注射,每日2次,疗程5~7天,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剂量25~50mg/kg/日,分4次口服。 (三)中医中药 辨证施治以养阴清肺汤为主(生地、玄参、白芍、丹皮、川贝母、甘草等);抗白喉合剂用地黄、玄参、黄芩、连翘、麦冬、土牛膝根等,水煎服。 (四)对症治疗 烦躁不安者可给适量安定、鲁米那。中毒症状严重者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对Ⅰ、Ⅱ度喉梗阻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气管切开准备。气管切开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五)并发症的治疗 1.心肌炎 应绝对卧床休息6周以上。静脉注射葡萄糖加能量合剂和维生素C,肌注B族维生素。严重者可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心力衰竭时要慎用毒毛旋花子甙K,如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可给利多卡因(1~2mg,静注)或用普鲁卡因酰胺(0.5~1.0溶于200ml葡萄糖液中)静滴。心律恢复后可停用或改为口服。 2.神经麻痹无特殊治疗方法。可予针刺及大剂量维生素B1、B12注射。软腭及咽麻痹者给予鼻饲,呼吸肌麻痹可用人工呼吸器。 [预防] (一)控制传染源 1.早期发现 及时隔离治疗病人,直至连续2次咽拭子白喉杆菌培养阴性,可解除隔离。如无培养条件,起病后隔离2周。 2.对密切接触者 观察7天。对没有接受白喉类毒素全程免疫的幼儿,最好给予白喉类毒素与抗毒毒同时注射。 3.带菌者 予青霉素或红霉素治疗5~7天,细菌培养3次阴性始能解除隔离。如用药无效者可考虑扁桃体摘除。 (二)切断传播途径呼吸道隔离,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及分泌物,必须煮沸或加倍量的10%漂白粉乳剂或5%石炭酸溶液浸泡1小时。 (三)提高机体免疫力 对学龄前儿童应预防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产生良好免疫力。6月龄的幼儿即可开始免疫,皮下注射3次(0.5、1.0、1.0ml),每次间隔4~6周,1年后和入学前各加强注射1次。7岁以上儿童首次免疫注射,应以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开始。对白喉易感者或体弱多病者可用抗毒素作被动免疫,成人1000~2000μ肌注,儿童1000μ,有效期仅2~3周。 (周仁荣)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