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生命探索

人造精子首次成功培育生命 有望解决男性不育

时间:2006-07-12 19:21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作者:admin

科技时代_人造精子首次成功培育生命 有望解决男性不育

  干细胞培育成精子,然后受孕生育(美联社图片)

  □陈立希(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利用老鼠胚胎干细胞培养人造精子,并使之与卵细胞结合,英国纽卡斯尔的研究人员通过这种方法制造出了7只小老鼠。

  这项研究为科学家将来制造人类精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有望帮助解决男性因无法产生精子而带来的不育问题。

  研究过程提取干细胞培育成精子

  此项研究成果刊登在10日出版的《细胞发育》杂志上。这一研究项目由德国哥廷根市乔治-奥古斯特大学的卡里姆·纳叶尼亚教授主持。 他本月早些时候离开该校加入了英国纽卡斯尔-达勒姆干细胞生物学和再生医学研究院。

  实验过程中,纳叶尼亚小组从雄性老鼠胚胎中提取胚胎干细胞,在实验室中加以培育,并用视黄酸等物质促使胚胎干细胞转变为精子细胞。

  其中一些胚胎干细胞发育成早期精子细胞,随后发育为更像完全发育精子细胞的较成熟细胞。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尽管它们具备精子的有尾特征,却不能很好游动。由于这些精子不能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使卵细胞受精,科学家们便将精子注入卵细胞中,最后植入雌性老鼠体内。

  尽管此前已有科学家从干细胞中成功培育出精子,但用这种精子培育出生命还是首次。“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在体外培育精子,用这些精子使卵细胞受精,并让动物产下新生命。”纳叶尼亚教授说。

  尚存缺陷 成功率太低小鼠不正常

  专家们对这一成功赞赏有加,但同时也警告说,这些使用人造精子产下的小老鼠都有严重异常,这表明将这一技术用于人类还太过冒险。

  实验中产下的所有小老鼠都没有生育能力,还有严重呼吸和行走困难,不是体格过大,就是发育迟缓。它们最短的存活了3天,最长的也只存活了5个月,而正常老鼠的平均寿命是两年。纳叶尼亚教授认为,这些异常可能是由培育精子时产生的基因缺陷引起的。

  此外,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受精成功率低。实验小组对210个卵细胞实施人工授精,只得到65个受精卵,植入雌性老鼠体内后,最后仅有7只小老鼠诞生,成功率仅为3.33%。

  纳叶尼亚教授说:“在我们确定这一技术对人类安全前,我们还需要做更多工作。”目前,这个科研小组正致力于研究改善人造精子质量,以求减少新生动物的异常。

  谢菲尔德大学生殖生物学教授哈里·穆尔说:“要解决所有安全问题,可能需要几年时间。”

(责任编辑:史少晨)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