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中文摘要

建立组蛋白变异的文库

时间:2008-09-30 01:09来源:《细胞》 作者:bioguider

(封面图片:三个核小体的镶嵌图像,这些图像利用酵母群落小点的彩色图像合成而来,酵母群落用于分析大量组蛋白变异的分子磁条。整个图像由9350单幅图像合成。封面设计:Bang Wong,Clearscience,Janet Iwasa)
 
核小体(nucleosome)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染色质纤维的基本结构由其串联而成。核小体又被称为核体、核粒等,它包含200个左右碱基对的DNA和五种组蛋白(histone),其中四种组蛋白两两组成八聚体的圆盘结构,从而构成核小体的核心结构,核小体的结构完整性影响着DNA代谢以及转录的调节过程。
 
在2008年9月19日出版的《细胞》(Cell)上,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Dai等科学家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结果。利用一种综合方法,科学家建立了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组蛋白H3和H4的一个文库,文库中组蛋白H3和H4的代换、删除变异能探明各自组蛋白残基对核小体功能的作用。通过研究,科学家们探明了不同残基各自对染色体完整性、转录的贡献,并且得到了核小体表面化学敏感性以及转录沉默条件的全面模式。
 
每个组蛋白变异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分子磁条(molecular barcode),这使得通过分子磁条放大、标记和TAG微阵列杂交就能很容易的实现组蛋白变异的辨认。分子磁条被用于记录多种表型例如竞争适度、DNA修复熟度、以及基因相互作用等等。
 
以上的研究结果揭示出不同的组蛋白残基的新功能,以及这些核小体组分及其修饰子之间的新型相互作用。(科学网 何宏辉/编译)
 
(《细胞》(Cell),Vol 134, 1066-1078, 19 September 2008,Junbiao Dai, Jef D. Boeke)
 
更多阅读(英文)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9)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