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生命探索

整形大师质疑换脸狂人:恢复面部表情做不到

时间:2005-12-22 08:57来源:北京科技报 作者:bioguider
科技时代_整形大师质疑换脸狂人:恢复面部表情做不到
整形大师质疑南京换脸狂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科技时代_整形大师质疑换脸狂人:恢复面部表情做不到
毁容了的老王目前正在北京等待捐脸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科技图片

  北京科技报: 刘慧

  换脸三大难题存在分歧

  “整形大师”陈焕然:

  “不缺等待换脸的人,真正缺的是捐脸的人”

  “要让面部表情恢复,哪怕是一丝微笑,目前技术不可能达到”

  “换脸狂人”洪志坚:

  “我们已经开始‘国内换脸第一人’征集工作”

  “表情肌和面部皮肤组织建立起联系,表情恢复应该基本没有问题,比如微笑等”

  自从法国实施全球第一例换脸手术后,国内整形外科界对于换脸手术的关注也近乎狂热,南京开始征集“国内换脸第一人”、上海开通全国首条换脸免费咨询热线,并打算开始筹措“换脸基金”。就在换脸手术在全国骤然升温的同时,我国著名整形外科医生、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专家陈焕然博士则对此提出了质疑,他称现在整形外科界对换脸手术的误读和对手术效果的夸大,极有可能将换脸技术引入死胡同。

  对于我国的换脸手术,最不缺的就是等待换脸的人,真正缺的是捐脸的人

  面对老王发出的“谁能给我一张脸?”的呼吁和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捐脸的现实,陈焕然意识到,现在大家对换脸手术的关注似乎走错了方向,“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换脸技术和征集需要换脸的病人,而是让社会接受换脸这个事实,同时必须有人愿意捐脸。”陈焕然不无担忧地说。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病房,记者看到了陈焕然口中的老王。老王是邯郸人,一年前炼钢时突然喷出来的铁水将他的整张脸都毁了。“从那以后我从来没有出过门,不敢见人,受不了别人异样和歧视的目光,我的孩子见到我就哇哇哭,看到反光的东西都很反感,感到很绝望。”由于嘴和鼻子严重受损,老王说话显得很困难,并伴随着粗重的喘气声,“现在我生活也不能自理,嘴张不开,吃饭只能用小勺和吸管。”

  通过报纸老王了解到换脸手术,并找到了整形外科医院的陈焕然,“陈博士告诉我技术能换脸,就是缺捐脸的人。”老王说,“现在我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人能给我一张脸,让我重见阳光。”

  本报前一期也报道了南京军区总医院的洪志坚正在征集“国内换脸第一人”的消息,陈焕然称:“换脸手术在国内已经炒得沸沸扬扬,可是在我们医院随时都能看到需要换脸的人,从不缺等待换脸的人,真正缺的是捐脸的人。”

  如果只是移植皮肤和皮下组织就不是创新技术了,不具备换脸的意义

  至今为止,医学界对换脸手术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义,从英国、美国、法国到中国,都致力于换脸技术的开拓,但是没有一个人定义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换脸手术。

  面部包括四层结构,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以及血液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两大系统。洪志坚认为,涉及面部大部分,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织的移植就能称为换脸手术,目前他们计划进行的换脸手术暂时没有涉及到肌肉和骨骼的移植。

  “如果只是移植皮肤和皮下组织就不是创新技术了,也不需要讨论了,没有换脸的意义了。”陈焕然对此表示质疑,“两大系统的接通,四层结构的完全移植,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换脸手术,换脸手术是由浅到深来做的,法国换脸手术的创新意义在于涉及到了部分肌肉和骨组织的移植。”

  老王属于重度烧伤,需要移植的部位包括耳朵、鼻子、嘴唇、下巴等,已经涉及到了肌肉和部分骨组织的移植。面部的表情肌系统让人类获得了独有的表情,面部的骨骼决定你的脸不同于其他人。陈焕然说:“真正能造成民众恐慌,引发争议的也是整个四层结构的移植。如果走在大街上,看到死去女儿的脸竟然还在逛街,这的确是一件很令人恐怖的事情。”

  不过陈焕然称:“如果以后的技术真的可以实现四层结构的完全移植,我们也可以对移植的新脸进行整形手术再创作,使换脸人不像捐脸人。”

  神经再生是世界性的难题,注定表情恢复短时间内无法实现

  而对于现在争论最多的表情恢复问题,陈焕然认为有点盲目乐观和夸大换脸手术的效果了。“如果法国‘换脸人’伊莎贝尔的嘴角能露出一丝微笑,全世界人民都要欢呼了,可以称之为整形外科领域的一大突破。”要让换脸人恢复表情,陈焕然认为是现在的医学发展远远未能达到的高度。

  整形外科的临床技术已经没有问题,比如脸部组织的移植、神经和血管的缝合等,至少2000年以前整形外科技术就已经达到这个水平了,头发这么细的血管缝6到8针接通绝对没有问题。

  目前令人尴尬的是,整形外科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基础医学的发展,实际操作可以把一张捐献给老王的脸完全移植过来,保证成活一段时间,但是没有办法克服换脸手术的两大难题,一是免疫排异反应,二是即便移植成功,神经再生从而让新脸活动起来等问题目前没有办法解决。

  整形外科手术可以将神经缝合,但不代表马上就能传递信息和指令

  陈焕然给记者打了个比喻,就好像接通电话线一样,换脸手术接通的只是电话线的橡皮绝缘层,而神经细胞就好比里面的铜丝,信息是通过铜丝也就是神经细胞传递的,手术无法接通铜丝,必须通过神经细胞的再生,让像老王这样的患者移植过来的脸和本身的神经对接、生长,最终能接受来自大脑皮层的指令,能够微笑。目前这还是世界难题,有赖于基础医学的发展。

  即便神经细胞再生后,如何让大脑皮层支配一张全新的脸的面部表情肌肉呢?陈焕然说,肌肉都有记忆功能,比如把刘先生的脸放到老王脸上后,脸部表情肌肉记忆的还是刘先生大脑皮层储存的信息,移植后要重新适应和熟悉老王的大脑指令才能重新建立一套反应机制,才能重新获得表情,这需要在康复医生和心理医生的长期帮助下,才有可能实现。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