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黄晓庆:IPv6有望“牵引”提速 - 教育信息化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

时间:2010-11-12 19:56来源: 作者:

  很多人认为传统的固网运营商对IPV6的需求紧迫,但实际上随着对移动互联网需求的迅速提升,IPV6也是决定移动运营商下一步成功的关键。近日,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在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大会上呼吁IPV6应尽早发展。

  据了解,在前期实验室设备测试的基础上,中国移动下一步将加大网络测试,并将在下月初在CMNET上启动IPV6网络测试,测试将主要聚焦在双栈和6PE/6VPE隧道技术。

  发展LTE需要IPV6支撑

  IPv4地址的短缺已经不是新闻。根据全球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IANA的计划,IPv4公共地址将于2011年年初分配完毕。此前中国移动一直在使用IPv4的私有地址,但现在也越来越暴露出使用私有地址的不足。

  “我测算过中国IPv4地址量,不包括移动通信的互联网接入,大概现有固网网民每人能拿到0.6个IPv4公共地址。中国移动此前用的是私有地址,但其逐渐感受到,私有地址有区块划分,跨界后会不好管理,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真实地址。”中国工程院邬贺铨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大量启用私有地址,导致现有一些移动业务存在地址转换问题,增加了组网复杂度,也影响到业务开展速度和质量,这是移动运营商面临的实情。

  但对中国移动而言,对IPV6的迫切需求主要还是出于对未来布局的考虑。“对全球运营商而言,目前正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面对未来以50到100倍规模倍增的网络流量需求,必须在现在这个时候做主要的技术革新,才能保证将来可以很快演进到新型网络。”黄晓庆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针对未来的这一趋势,中国移动提出了“WiiSE(无线互联网服务环境:Wireless IP/Internet Services Environment)工程”,黄晓庆认为,IPV6、LTE和云计算是该工程中最重要的3个技术。

  “LTE和IPV6都是下一代网络的最佳演进方向,而只有IPV6才能支撑对LTE网络的需求。”黄晓庆表示。LTE代表着“永远在线”的网络,这意味着不管是否有应用在使用中,只要用户终端开机,就需要有IP地址分配到该终端。而据悉,2015年,全球将有3亿LTE用户。这还不包括物联网兴起对地址的需求,预计未来5年,由于物联网的发展,会需要5.2亿到9亿个IP地址。

  因此,IPV6是迄今为止唯一能解决IP地址短缺的可行途径。邬贺铨也表示,永远在线、物联网应用等需要大量IP地址,中国必须从IPv4向IPV6转换。“尤其是对移动运营商而言,更应该尽快发展IPV6。”黄晓庆表示。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