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下午14时15分,上海市静安区胶州路一栋28层的高层住宅发生严重火灾。火灾发生后,上海市公安、消防、卫生、应急办等部门闻警而动,25个消防中队的百余辆消防车参与扑救。15日18时30分,也就是4个小时后,现场大火基本扑灭。截至16日16时,已有53人遇难,总共救治伤员126名,重症伤员15人。 “上海高楼火灾系典型的立体火灾,蔓延非常快,扑救难度非常大。”11月16日深夜,中国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张和平教授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世界性难题,这次上海高楼火灾火势大,伤亡严重,引发全国关注,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高层建筑火灾防治的警钟。 据上海市消防局局长陈飞在11月16日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起火建筑位于上海市胶州路728弄1号,28层,高度85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18472平方米,1997年12月竣工,1998年3月入住。大楼底层为商铺,2至28层为住宅,其中有5家单位、156户居民,实有人口440余人。火灾发生时,该建筑正在实施静安区政府实事工程建筑节能综合改造项目,总包方为静安区建设总公司,分包方为上海佳艺装饰公司。 有媒体报道,贴在失火大楼附近的《施工告示牌》表明:对居民楼进行外墙节能改造的施工内容包括屋面粉刷油漆,外墙保温,调换铝合金外窗,室内走道、楼梯间刷乳胶漆及大堂装修。显然,这次整修是一种立体、多工种、交错的施工。 “有些材料,例如本次火灾中被报道的大量尼龙网以及目前广泛使用的诸多外墙保温材料等,燃烧时毒性很大,浓烟有毒,烟气的毒性和窒息性可能造成人员的伤亡。由于我们没去现场,具体情况要检测后才知道。”张和平说。 这与伤员病情多为吸入烟尘窒息导致,烧伤烫伤并不多的现实情况相吻合。 据悉,由于高层建筑本身所要求的内部气体自循环系统,建筑保温隔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高层建筑所采用的保温材料绝大部分都是高分子有机发泡保温板,如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等。 (责任编辑:g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