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孙强:把脉新材料的设计与应用

时间:2011-03-07 15:08来源:科学网 作者:

 

  新材料技术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三大科技领域之一,也是我国三大优先发展领域之一。随着不断的发展,新材料研究水平和产业化规模,已经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而先进材料的计算与模拟是新材料技术取得发展与突破的重要途径之一,北京大学工学院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系的孙强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新材料的计算与模拟,包括能新源材料(储氢材料,太阳能材料, 电池材料)、纳米结构组装材料、磁性半导体材料和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及其应用。他在我国新材料领域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为促进我国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立足前沿储氢材料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半个世纪,人类对资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破坏几乎相当于有史以来的总和。氢能的开发和利用被视为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受到广泛关注。对人类来说,氢储量丰富而且容易获得,是理想的能源载体, 但却没有能够在工业能源中广泛应用。其根本的制约就在于氢气存储的问题难以解决。近年来孙强教授研究组在储氢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国内影响。他们先后在著名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研究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2009年在美国”应用物理快报”上连续发表的三篇储氢研究论文均被收入Virtual Journal of Nanoscale Science & Technology, which covers a focused area of frontier research (http://www.vjnano.org/),其中“Functionalized heterofullerenes for hydrogen storage,Appl. Phys. Lett. 94, 013111 (2009)”被美国物理学会新闻(2009年第5期)所报道。世界著名出版社World Scientific 于2009年出版了氢能源研究专辑“Material Issues in a Hydrogen Economy”,孙强教授为该专辑的Co-editor。从2009年起,他还担任美国物理研联合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Physics)主办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的副主编。

  最近他们还提出了外加电场诱导储氢的新思路。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第一,调节外加电场的强度和衬底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可以控制氢分子吸附的热力学;第二,关闭外加电场可以很容易实现氢分子的快速释放;第三,不需要金属原子的参与从而避免了材料制备过程中所遇到的上述问题。《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编辑高度评价道“This article has broad interest, advances the theoretical study in hydrogen storage significantly, and would b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PNAS readership”, 并且在“本期要览”(In This Issue)中编辑对该研究作了重点介绍。

  在2009年“美国材料学会春季会议”上,孙强教授在“可再生能源材料”分会上作了45 分钟的邀请报告,就含非饱和配位金属离子材料储氢的物理机理及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详细讲解。2010年3月在旧金山召开的“第239届美国化学学会年会”上,孙强教授又应邀就电场诱导储氢专题作了45分钟的邀请报告。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