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科技评论

朱立:积极应对核和天然辐射

时间:2011-03-10 15:05来源: 作者:

  由于对核和天然辐射的不了解与恐惧,公众和社会常常无法实现对辐射危害的有效控制,很容易引起社会的不适当反应。正是在这一领域,清华大学物理系的地球化学理学博士朱立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无私奉献科学研究为了更多人的幸福

  “核和天然辐射防护工作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幸福,但却是个得罪人的活儿。”朱立笑着告诉记者。其实,他心里最清楚,这“得罪人的活儿”实在意义重大。

  朱立不厌其烦地向我们讲解室内氡的危害。他说,在含有铀(钍)、镭的土壤、岩石和矿石中,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的氡气。氡气可通过土壤的孔隙、地板的裂缝及管道的孔洞等途径进入生活环境,如封闭房屋中的氡气就能累积到很高的水平。一些特殊地区,建材和地下水也能成为室内氡的重要来源。其主要危害是诱发肺癌。最新资料显示,肺癌危险度与氡暴露水平呈直线关系,有3%~14%的肺癌是由氡引起。氡是继吸烟之后引起肺癌的第二因素。

  “增加室内通风是最方便、最有效的降氡措施。”朱立指出,当门窗敞开时,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浓度与外环境中的大致相等,特别是冬季人们为避风寒门窗紧闭,夏季为避暑热安装空调,使得居室常常被营造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造成室内氡逐渐积存,浓度上升,所以在冬、夏季经常开窗换气尤为重要,因为室内氡浓度每增加100 Bq m-3就会导致肺癌危险增加16%。早在1999年11月,他就在“石材放射性咨询——中国石材之窗专家论坛”上对放射性问题作出了客观的评价。2000年,他又在《中国建材》杂志系统地阐述了室内天然辐射照射与建筑材料的关系。直到如今,他还经常通过各种途径提醒人们室内空气环境质量不要只关注瓷砖、石材、地板,还要关注楼盘的主体结构。

  如此中肯的建议,源于多年的积累。1982年,他就参加了由谢学锦院士主持的第一个全国地球化学填图计划——区域化探全国扫面(RGNR)计划。如今,这一计划已覆盖全国共计700余万平方公里区域。根据其提供的线索,发现了1900余个新的有经济价值的矿床及矿产地,潜在经济价值达1.57万亿元。这些地球化学资料(组合分析样品1样品/ 4km2)在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评价中应该同样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正是由于这段经历,他成为第一届卫生部、地质矿产部“氡监测和防治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土资源部“氡监测和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2001年12月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获得环境工程研究员任职资格。此外,还担任清华大学辐射防护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全国首批执业核安全注册工程师等职,一直在与核和天然辐射作着最坚决和持久的抗争。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