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人员合作研究发现,一个与长期腹泻和肠功能相关的生化途径有望为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和其他神经性疾病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靶点。该研究结果于2011年8月11日发表于Science杂志。 GC-C最初在肠道中发现。美国研究人员Mitchell Cohen博士介绍,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人们一直在研究肠膜受体蛋白鸟苷酰环化酶C(guanylyl cyclase-C,GC-C)在腹泻和其他肠道功能中的作用。 最近的研究中,Cohen与中国研究人员(清华大学和国家生命科学研究院的Minmin Luo研究员)合作发现,受体也在大脑关键区域表达。利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niversity of Cincinnati)Ralph Giannella实验室培育的GC-C受体敲除的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发现小鼠表现出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研究人员发现,神经元选择性表达GC-C,其激活放大了由中脑中多巴胺神经元上其他受体介导的兴奋反应。通过蛋白激酶G(PKG酶),GC-C活性提高脑多巴胺水平,从而调节小鼠注意力和活动水平。当研究人员用基于安非他明的多动症治疗药物和PKG催化物治疗GC-C敲除小鼠,可扭转多动和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 研究结果表明,大脑中的GC-C/PKG信号通路具有重要的行为和生理功能。数据同时也提示与中脑多巴胺受体相关的神经精神障碍的治疗新靶点。该研究首次将GC-C与神经精神障碍联系起来。 管兴华 编译自 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1/08/110811142816.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