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健康 > 生活

漫谈子宫内膜异位症

时间:2006-04-30 14:58来源:侨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53次

       王小姐的痛经一次比一次厉害,以前痛时吃止痛片还可压住,现在吃痛片已经没效了。

  子宫腔内的子宫内膜负有两大功能:(1)提供受精卵着床及生长发育的环境;(2)当卵子不受精时,以出血及脱落的方式排出体外(月经)。子宫内膜之所以能够具备这些功能,是因为它对卵巢周期性分泌的性激素特别的敏感,所以能够周期性地起相应的变化。同样地,不在子宫腔内(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也是对性激素敏感,也同样地起周期性的变化。到了行经期,异位内膜也会出血,但只能流在所处的部位,这就引起了种种症状。子宫内膜在经期时,到处乱跑的情形是非常普遍的,只是这些组织碎片,都很快被身体的白血球与淋巴球吞噬殆尽,只有少数女性的身体无法吸收过多的内膜组织,于是这些内膜组织,就附在人体的其它组织,如卵巢、输卵管、膀胱、大肠、子宫直肠凹陷等处。其中以侵犯卵巢的为最多见(巧克力囊肿),约占80%。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异位的内膜有周期性的出血,蓄积于局部,并引起其周围组织纤维化,此为“离经之血”(瘀血),其致病多在患者体质虚弱,尤其是肾虚的前提下发生。当经期、产后失于调养,或因多产、性生活频繁、堕胎而肾虚,此时“寒”、“热”、“湿”等邪气乘虚而入,造成血瘀;而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直接留滞也可造成血瘀;手术创伤子宫及冲任两经脉也会引起血瘀;肾虚造成的气虚也可能引起气虚血瘀;心情不好或压力或生气也会造成肝气郁结,形成气滞血瘀。总之,“肾虚”为本,“血瘀”为标。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为痛经、经量增多或行经期延长、不孕及性交痛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大特征是“进行性加剧的痛经”:一个月比一个月厉害,或一年比一年厉害,越来越痛。开始时能够忍受,渐渐地要吃止痛药、卧床休息,有时有恶心呕吐,来一次月经像生一次大病一样。疼痛的时间往往也越来越长:原来是经期第一、二天痛,后来变成整个经期都在痛,甚至月经前几天就在痛了。月经过后,疼痛就消失了。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