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棉田里的科技翻身仗

时间:2006-05-03 21:25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123次
  这是一场延续了近十年的高科技竞争。

  地点:中国黄河流域棉区。

  对垒双方:中国与外国“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科技工作者。

  时间:1997年至今。

  请看这些激动人心的数据:2002年中国抗虫棉占领国内市场份额35%,2003年上升到50%左右2004年攀升到60%以上,2005年已经占据70%的份额;抗虫棉的种植有效地控制了棉铃虫的暴发危害,农药用量减少60%—80%,每年节约化学农药用量2000万—3000万公斤,农药中毒事件降低了70%—80%;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每亩还可增产皮棉7公斤,增收节支约120元。  

  回顾这场艰苦的科技鏖战,真令人扬眉吐气!



  外方只转让一般技术,并且要价9000万美元

  开局对中方不利。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西方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涉足农业生物技术研究领域。它们成立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全方位研究农作物转基因技术,其中孟山都公司第一个拥有Bt杀虫基因专利权,培育出Bt基因抗虫棉,并在全球范围引起轰动。

  90年代中期,拥有多项转基因技术专利、具有最大棉种经营网络的跨国公司之间进行了重组,大大增强了转基因棉的产业化能力。大后方稳固之后,他们的目光穿过浩瀚的太平洋,盯上了世界产棉大国——中国。

  1992年,我国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暴发棉铃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正在这时,外方代表来到中国,表示愿意帮助“绞杀”棉铃虫。他们提出,只要中国肯出9000万美元的价格,他们就可以把转基因抗虫棉技术转让给我国,但这种转让并不包括技术的核心部分。

  “也就是说,技术你可以用,专利权不能给你,而且合同一签就是30年,在这期间,中国不能进行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这样下去,将来中国的棉花安全恐怕要控制在别人的手里了。”李付广当时还是科研队伍中的一个毛头小伙,但他和其他老专家一样,认识到了受制于人的危险。

  深思熟虑之后,中方科学家们最终做出了一个有胆识的决定:不管道路多么坎坷,一定要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和国产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科研人员要用自己的成果为国争光,为中国棉花科研工作者长志气!

  遭到拒绝的外方跨国公司并未就此打道回府。他们迅速调整战略,采用迂回战术,抢先占领中国主要植棉区,直接把“大本营”安在我国两大棉区的主要种棉省——河北和安徽。这两省不仅植棉面积大,而且地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控制住这两省的棉花市场,就等于把国外的转基因棉插在了我们的棉区心脏地带。

  1997年,跨国公司在河北省和安徽省建立了两个在华子公司,凭借其成熟、领先的高新技术优势,短短一年时间内,他们的抗虫棉成了中国棉农的“宠儿”。1998年,我国抗虫棉种植面积为380万亩,国外抗虫棉就占到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国产抗虫棉仅占不到5%的市场份额。

  5%!这个数字又一次刺痛了研发工作已经取得重大进展的中棉所科研人员的心。因供不应求,国外抗虫棉种子价格一度高达80元/公斤,不仅增加了棉农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棉花价格。时不我待,我国科研人员奋发图强,加快了工作进度。



  奋起直追,不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能培育新品种

  “掌握和建立高效的转基因技术谈何容易!我们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爬起来。1999年,当我们头一次得到期盼已久的实验结果时,我兴奋地把不懂科研的妻子叫来参观,一遍遍地给她讲,让她分享我的成功。那感觉比中了500万元的彩票还要兴奋!”35岁的刘传亮副研究员回忆起当初的成功,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的新型融合单价抗虫基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抗虫基因自主知识产权和能培育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国家。为进一步提高抗虫稳定性,他们又成功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双价抗虫基因及双价基因抗虫棉。在转基因抗虫棉研究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一支可以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抗衡的队伍!

  中棉所的科研人员建立的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平台,创新性地建立了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轰击法三种高效转基因技术方法,这是国际上唯一可同时利用这三种方法快速获得转基因抗虫棉花新材料并成功走向应用的技术平台。现已获得转基因抗虫棉花材料数万株,筛选出有利用价值的种质新材料2000余份,其中600余份已提供给育种家选育新品种,并育成抗虫棉花新品种20余个。



  单打独斗只会被各个击破,必须建立全国研发推广体系

  比做科研更难的是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研发推广体系。

  “必须把相关科研单位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拳头出击!”中棉所的领导在进行科研的同时,把很多精力放在了建立上、中、下游各单位的协作上。

  合作体系的上游,是以中国农科院生物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和微生物所等为代表的基因构建单位,他们成功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虫基因;

  中游以中棉所为主,他们建立了棉花规模化转基因技术体系,大批量创造转基因棉花种质新材料,并将获得的新材料快速发放给育种研究单位;中棉所、山东棉花研究中心等10余家棉花育种单位迅速培育出适宜我国不同棉区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

  下游则是科技型棉花龙头企业,中棉所科技贸易公司、山东惠民中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经营新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通过新品种的展示与示范以及建立遍布各棉区的营销网络,使国产转基因抗虫棉良种迅速进入市场,种到棉农的地里。

  1999年国家启动的“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子产业化”和2002年科技部立项的“国家转基因棉花中试与产业化基地”项目,均由中标的中棉所牵头,一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联合舰队”终于成功地建立起来了。全国“一盘棋”的研发推广体系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目前,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科技贸易公司为主体,依托中棉所科技成果,在我国三大棉区分别与地方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成立了8个区域性合资公司,形成了以中棉所为研发中心的遍布全国的产业化体系,建立了抗虫棉新品种示范点200多个,促进了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的快速发展。至2005年,国产抗虫棉已累计推广9000多万亩,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50多亿元。

  不见硝烟,但同样精彩,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催生的“联合舰队”

  在转基因抗虫棉科技对垒之初,中国科技工作者面临两种选择:要么俯首称臣,要么自主创新。

  在国外跨国公司强大的科研实力面前,中国农科院棉花所的领导和科学家们没有示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通过大量工作,将我国从事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数十家单位团结起来,打造了一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联合舰队”,在竞争中后来居上,取得主动权。  

  这个事实证明,我们缺乏的主要不是创新能力,而是如何建立释放这些创新能力的机制。在农业科研领域,长期存在的低水平重复研究,一直是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低水平重复,只能步人后尘。中国农科院作为农业科学研究的“国家队”,几年来重视在创新科研机制上下功夫,较早提出了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设想,经过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新型的科研体系,不仅有利于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更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把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起来,大大增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科研领域课题很多,挑战很多,广大科研人员可以大展才华。愿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体制创新不断取得新进展,催生更多的“联合舰队”!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