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受困新药研发专利到期
招股书显示,重庆博腾制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按照国际标准为跨国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医药定制研发和生产服务的企业。公司的主要服务内容包括为创新药提供医药中间体的工艺研究开发和定制生产服务等。
“其实就是为新药开发提供服务外包。医药定制研发生产企业会从临床前研究就开始介入,一直到一期二期和三期临床试验阶段,但是利润最高的部分还是来自创新药上市销售后。”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跨国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在创新药研发上不惜重金投入,因为创新药在专利期内属于垄断销售,享有超额利润,客户也往往对价格不敏感,所以这块订单基本能够获得稳定和较高的毛利率。
招股书也显示,重庆博腾制药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于具有重大商业价值且公司具备竞争优势的创新药医药中间体。报告期内,重庆博腾制药创新药定制研发生产业务占整个医药定制研发生产业务的比例分别是93%,82%和84%。
不过,一个现实的情况在于,化学药研发创新的黄金期已过,从全球制药业的大环境来看,重庆博腾制药所服务的客户中,未来研发出创新药的比例在逐步减少,新药研发越来越难。
2000年到2008年,全球制药公司的研发支出从530亿美元增长到1290亿美元,但获得批准的创新药数量却无明显增长。创新药研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商业活动,整体研发成功率很低。未来FDA、EMA等全球主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对创新药的批准上市速度可能大幅放缓,这将减少医药定制研发生产企业可以服务的专利药数量,从而减少这些企业的收入和利润。
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几年,全球有大量创新药专利权将会到期而失去专利保护,2009年到2014年,预计全球有2350亿美元的创新药因专利权到期而失去保护。与创新专利药相比,仿制药的价格会明显降低,竞争也更为激烈,跨国制药公司必然会把价格压力传导到上游,提供定制研发生产服务的公司的利润水平也会下降。
重庆博腾制药在招股书中也承认,从临床前到临床三期的研发和生产服务,相对不够稳定,重庆博腾制药的主要收入来源为专利药销售阶段,“由于专利保护产生的市场垄断地位,重庆博腾制药可与跨国制药公司和生物技术公司共享高额利润空间。”
据招股书显示,重庆博腾制药最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实现净利润3,371.41万元、4,714.88万元和6,190.01万元。虽然净利润持续增长,但是医药定制研发生产的需求是由下游客户的定制需求决定的,客户的药品生产计划将直接影响重庆博腾制药的销售情况。
竞争激烈
“和印度的市场环境相比,中国的医药定制研发生产起步太晚,至少落后二十年。”前述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企业能做类似业务的也很多,技术门槛不高,竞争压力明显。
招股书显示,重庆博腾制药的主要竞争对手为欧美发达国家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医药定制研发生产企业。欧美成熟的医药定制研发生产企业在研发技术、综合管理。客户沟通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类似企业则在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等方面对发行人构成了竞争压力。随着国内新的潜在竞争者加入以及欧美医药定制研发生产企业加速在国内投资设厂,重庆博腾制药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重庆博腾制药也在招股书中列出了一些欧美的竞争对手企业,如荷兰帝斯曼,瑞士龙沙等,但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其实国内从事类似业务的企业很多,博腾列出的只是行业龙头而已,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
数据显示,中国医药定制研发生产市场达17亿美元,重庆博腾制药2011年的销售额为5.5亿人民币,只占其中很小的比例。 招股书显示,2010年开始,重庆博腾制药也通过境外子公司开辟了一些医药化工商贸业务,但这块业务的毛利很低,只有15%,而定制研发生产业务的毛利接近90%。“高毛利的业务可能存在不能持续或不稳定的情况,否则为什么要去涉足毛利很低的业务领域呢?”上述人士质疑说。
IPO预披露稿还显示,重庆博腾制药历史上曾涉及关联交易、设计对赌协议等,但为了通过IPO审核而进行了调整。如,2008年12月起,公司医药定制业务快速增长,而出口回款期较长,资金占用量大,若向有实力的外贸公司销售出口产品再由其转售指定客户,可以提前回收货款,此为一种融资替代方案。为此,2009年1月,博腾有限与普乐菲签约(普乐菲的副总张宁是重庆博腾制药董事长、控制人之一居年丰的配偶),按上述模式交易,2009年关联采购和关联销售占营业成本和营业收入之比分别为4.81%和3.81%。不过,自2011年4月起,这种交易不再被允许。 (责任编辑:泉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