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院士伉俪Cell深度解析离子通道

时间:2012-10-02 11:55来源:生物通   作者:未知

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利用TMEM16F敲除小鼠模型,发现了细胞质膜上出现磷脂紊乱的一种新机制,磷脂紊乱是血小板凝固过程中血小板激活的一个关键前步骤,相关成果公布在Cell杂志上,在网络版Cell杂志上还可以观看到对文章几位作者的专访视频。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的詹裕农(Yuh-Nung Jan) 叶公杼(Lily Yeh Jan)夫妻,他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离子通道和神经发育等方面,不仅他们的工作得到了许多人的肯定,并且从他们实验室中也走出了多位华人科学家,其中包括获得Science杂志“青年科学家奖”的时松海,哥伦比亚大学杨建,麻省理工学院的沈华智和北京大学饶毅等等。

血液凝固的一个标志性现象就是细胞膜上脂质不对称性的消失,真核细胞质膜上有不对称的磷脂分布,在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中,这种不对称性会被破坏,因为在这些过程中,膜内叶中的磷脂酰丝氨酸会暴露在外膜上。

之前的研究曾发现了一种属于TMEM16跨膜蛋白家族,称为TMEM16F的蛋白,造成Scott综合症的可能原因之一就是编码这种蛋白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因此钙离子依赖性脂质紊乱,磷脂拼接活性存在缺陷。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TMEM16F敲除小鼠,此种小鼠存在出血缺陷,在钙离子依赖性磷脂酰丝氨酸存在的情况下会出现血小板缺乏症,在血小板前体巨核细胞中会缺乏钙离子激活的阳离子电流。同时研究人员也发现TMEM16F异源表达会产生一个小电导钙离子激活非选择性阳离子(small-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nonselective cation ,SCAN)电流,此电流产生sp单通道电导,而不是CaCC(钙离子激活氯离子通道)。

TMEM16F-SCAN 通道能通过单价和二价阳离子,包括钙离子,并且具有钙离子和电压的协同门控能力。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假设孔区域中的一个残基对于TMEM16F-SCAN和TMEM16A-CACC通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选择性至关重要。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找到了一种钙离子激活通道,这个通道对于血液凝固过程钙离子依赖性混杂酶活性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通:张迪)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