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中国为珍稀大熊猫亚种制订新的15年保护规划

时间:2006-06-11 13:27来源:新华网 作者:admin 点击: 264次
盛夏来临,在秦岭深处的陕西省佛坪县三官庙村,与大熊猫和谐共处多年的57名村民正筹备着搬迁。他们把锅碗瓢盆和喧哗带走,把竹林和宁静留给憨态可掬的大熊猫。  

三官庙村民的搬迁是中国政府为生活在秦岭山区的大熊猫新制订的一项15年保护规划中的内容。国家林业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10日在西安举行的“秦岭大熊猫保护与发展战略研讨会”公布了这份规划,希望通过恢复和扩大其栖息地和增强人工繁育来挽救这个新近确认的大熊猫亚种。  

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说,根据规划,陕西将扩大现有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加强生物走廊带的建设,并通过建立秦岭大熊猫繁育基地和野外大熊猫监测研究中心,积极开展大熊猫人工繁育,争取到2020年,使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从现有约300只增加到400只,栖息地面积从目前的34万多公顷扩大到50万公顷。  

前来参加会议的浙江大学教授方盛国在10前开始与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专家开展四川大熊猫与秦岭大熊猫遗传分化分子学和形态学对比研究,并在去年得出结论,秦岭大熊猫种群在距今1万到1万2千年前与四川大熊猫种群产生分化并已进化发育成大熊猫的一个新亚种。  

方盛国说,从外表上看,四川亚种头长更像熊,秦岭亚种头圆更像猫,秦岭亚种毛色为棕白相间,而四川亚种毛色则是黑白相间。同时由于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秦岭亚种也有不同于四川亚种的遗传基因。从进化角度说,秦岭亚种更为古老、原始,四川亚种则由于生存范围扩大,进化程度更高。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说,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大熊猫已走到其进化的尽头。秦岭亚种的发现说明大熊猫适应自然的能力大大加强。同时秦岭亚种也丰富了这一物种的遗传多样性,提高了其生存的潜力。  

但由于人为干扰和破坏,栖息地破碎化、岛屿化现象日趋严重,秦岭野生大熊猫数量仅占四川野生大熊猫数量的17%,比后者濒危程度更为严峻。同时,秦岭大熊猫现栖息地面积约34.7万公顷,仅有17.19万公顷纳入了自然保护区,另有潜在栖息地25.8万公顷尚待保护。  

孙承骞说,陕西计划在2010年前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30.97万公顷,使95%的大熊猫栖息地得到保护,90%的潜在栖息地得到恢复,扩大和改善秦岭大熊猫生存空间。  

大熊猫曾广泛分布于中国南方及缅甸、越南等地,后退缩到四川、陕西和甘肃六大山系140万公顷的狭小范围,种群数量一度下降到1100只。经过20多年的努力,目前中国野外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到1596只,人工圈养的种群数量也增加到183只。



大熊猫种群数量增加  秦岭亚种被确认意义重大

  昨日上午,由国家林业局、省政府共同组织,秦岭大熊猫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我市召开。1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商大熊猫秦岭亚种的保护与发展战略,探讨我国大熊猫保护的有效途径。  



 本报讯(记者张琦)国家林业局副局长赵学敏昨天在西安宣布: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大熊猫保护工作初见成效,第三次全国大熊猫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大熊猫种群数量由第二次的1100只左右增加至1596只,人工圈养种群数量达到183只,能够基本维持种群自身发展。  



  赵学敏是在秦岭大熊猫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宣布这一消息的。他介绍说,大熊猫是世界野生动物保护的旗舰和标志,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中国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工程”,建立了4处大熊猫繁育中心和基地。目前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不断扩大,从20年前的140万公顷增加到230万公顷,种群数量开始回升,人工繁殖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大熊猫保护已从单纯的扩大种群数量向野外放归、人工促进野生种群恢复转变。  



  他表示,目前已正式确认秦岭大熊猫是一个独立亚种,并命名为大熊猫秦岭亚种。亚种的分化是大熊猫这一物种遗传多样性的表现,充分证明了大熊猫对自然环境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对保护大熊猫这一物种更有信心。他同时指出,秦岭大熊猫亚种面临着数量小、分布范围窄、栖息地面积不足以及栖息地受人为干扰而破碎化严重等重重困难,保护任务更加迫切和艰巨。  



  赵学敏同时介绍说,我国其他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拯救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建立了朱繁育基地3处,饲养数量约400只;野马繁育基地2处,饲养约200余匹;麋鹿繁育基地6处,共有麋鹿2000多头;扬子鳄繁育基地2处,饲养1万多条。近期,国家林业局将陆续选择一批人工繁育的濒危野生动物个体,有计划地向选定的栖息地进行野外放归,以增加、重建和扩大它们的种群。  



秦岭大熊猫分布区向北延伸了13公里    



  本报讯(记者张琦)全国第三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省现有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273只,分为7个区域种群。大熊猫分布区明显扩大,秦岭北坡分布区最北界比历史记录向北延伸了13公里。这是记者昨日从秦岭大熊猫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获悉的。  



  省林业厅副厅长孙承骞介绍说,调查结果显示,秦岭大熊猫分布区包括我省佛坪、洋县、太白、周至、宁陕、留坝、城固、宁强、凤县9个县21个乡镇,分为兴隆岭、太白山、牛尾河、天华山、锦鸡梁、平河梁和青木川7个区域种群,大熊猫栖息地面积34.79万公顷。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相比,大熊猫分布区向东西两侧明显扩大,野外种群数量和栖息地面积都呈明显增长趋势,其中种群数量增长13.28%,栖息地面积增长108.32%。  



  目前,全省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发展到5个,面积18.01万公顷。建立和规划建立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19处,总面积43.51万公顷,占秦岭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71.7%。我省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合作,在大熊猫分布区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的交叉区域,实施了5个大熊猫走廊带建设工程,面积约6.7万公顷,以连通被分割的大熊猫栖息地,为其提供繁育扩散通道,防止由于近亲繁殖而导致种群退化。  



  孙承骞表示,到2010年,我省将初步建立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建立大熊猫信息化管理和巡护监测体系,新建5处以保护秦岭大熊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使80%以上的大熊猫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栖息地面积扩大到50万公顷。适当增加秦岭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年繁育大熊猫幼仔3到5只。计划在今后2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内,建立起科学高效的秦岭大熊猫保护管理体系,使秦岭大熊猫及其生存环境得到根本改善,野外种群数量持续增长。  



            百位专家学者聚古城共话保护秦岭大熊猫  



  本报讯(记者张琦)秦岭是我国大熊猫纬度最高的分布区,种群密度居全国之首。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种群。浙江大学方盛国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秦岭山系和其他山系大熊猫进行比较发现,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特征方面,秦岭大熊猫与四川、甘肃的大熊猫之间有着明显差异。通过对基因组差异分析和免疫功能基因组的差异分析,发现秦岭大熊猫与其他山系的大熊猫达到了亚种分化标准。这一成果得到哺乳动物学权威学术刊物美国《哺乳动物学》杂志的认可,并正式确认秦岭的大熊猫是一个独立亚种,命名为大熊猫秦岭亚种。目前秦岭大熊猫种群数量约273只。  



  这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与会专家学者将交流有关科研成果,从新的科学视角,审视大熊猫保护工作,调整大熊猫保护措施,探讨大熊猫分亚种的有效途径,并以此指导今后一段时期大熊猫乃至整个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发展。与会人士将研讨《秦岭大熊猫就地保护和发展规划》《秦岭大熊猫异地保护与发展规划》以及有关法规政策体系建设、社会团体公众参与保护工作等,并重点讨论《秦岭大熊猫保护行动计划纲要》。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