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且听基因“自我介绍”

时间:2006-06-14 10:00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admin 点击: 223次
          时间:2006年6月5日上午

          地点:农业部分子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向导: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赵文生    



          听说记者要参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调控基础的研究”项目实验室,首席彭友良转头和他的助手赵文生商量:“让她看看咱们的芯片吧。”  

  这让记者感到很奇怪,农作物病虫害研究不应该是满实验室的植物和害虫吗?怎么会和芯片有关系?可能是看到记者满脸狐疑,彭老师笑着对记者说:“我们‘农作物病虫害成灾机理的研究’是一个范围很大的课题,涉及到很多方面,可以说从小到分子大到遥感技术。”  

  走进实验室,记者首先看到一个形状很像黑白电视机的东西,不过它的屏幕是透明的,泛着蓝光,透过屏幕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屏幕里面的东西。里面的整个空间最显眼的是横竖不一的不同颜色的电线。赵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蛋白质双向电泳系统,工作时可以通过电流驱动蛋白质泳动,把不同性质的蛋白质分离,然后找出不同样品间蛋白质在种类与表达上的差异。这样,就可以从蛋白质组水平上研究植物抗病性或病原物致病性的分子机理。  

  “这就是刚才说的芯片扫描系统。”赵老师指着一个银灰色的差不多两米见方的大金属箱子介绍说。“农作物病虫害与芯片扫描系统有什么关系?”这次终于逮到机会了,可要问个明白了。  

  “农作物病虫害的成灾机理研究涉及的范围很广,从微生物到动植物、从分子到遥感技术,芯片其实还是一个很重要的器材。”赵老师这样向记者介绍。  

  接着,赵老师就先从身边的芯片扫描系统讲起。芯片,就是把某一种生物的每个基因都制成特异的探针点到芯片上,一张芯片可以点很多基因,然后根据研究目的将芯片与不同来源的信使RNA或DNA杂交。例如,将水稻基因组芯片分别与抗病或感病情况下的信使RNA杂交,就可比较这两种情况下基因表达上的差异,从而寻找与抗病相关的基因。这种差异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芯片扫描系统与计算机连接可以显示两个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或不同状况下在不同基因及其表达的微小差别,也就是通过基因芯片的比较让基因显示自身对农作物抗病或病原物致病性过程中的作用,形象一点说,就是让基因自己开口作“自我介绍”。这样一套设备价值上百万元人民币,每次实验就要消耗1万多人民币。面对记者这么一个彻底的外行,赵老师尽可能生动地耐心介绍。  

  走进另一间实验室,看到满实验台都是瓶瓶罐罐的试剂,赵老师说,这个实验室里都是比较常规的仪器。但是外行的记者还是感觉很新奇,这时电脑屏幕上一块皮冻一样的东西吸引了我们,向导让旁边做实验的同学在仪器里再放一块胶让记者看一下实物。真神奇,放进去的胶在紫外线的透射下,可以看到上面有很多规则的白色亮带,像一块漂亮的皮冻。后来向导告诉记者那是他们实验室里比较常规的凝胶成像系统,我们所看到的“皮冻”是琼脂糖凝胶,那一条条亮带就是DNA。不过很遗憾还没有仔细研究首席就发话了,这都是常规的东西,没有什么可看的了。记者只能随向导看其他的仪器了。  

  赵老师介绍说,我们参观的是农业部分子植物病理学重点开放实验室,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实际上,参加我们这个973项目的骨干人员来自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一些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具有良好的设备条件,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链接  

  实验室备忘录  

  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室依托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科,正式组建于1992年,1994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学科点的发展史是中国近代植物病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华北大学植病系合并的基础上于1949年建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和亚洲植物病理学协会挂靠本学科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曾士迈院士为亚洲植物病理学协会主席,实验室主任彭友良教授为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现任理事长。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8)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