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木薯储藏根采后生理性变质研究取得突破

时间:2013-01-29 09:46来源: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作者:未知

近日,上海辰山植物园(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能源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组张鹏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在Plant Physiology期刊在线发表题为Enhanced ROS scavenging by over-production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alase delays 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 of cassava storage roots的研究论文,解析了木薯储藏根采后生理性变质发生的调控机制,并提出了遗传改良的新策略。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重要的热带薯类作物,储藏根富含淀粉。收获后的储藏根不耐储存,2-3天出现褐化变质,这种木薯特有的现象称之为“采后生理性变质(post-harvest physiological deterioration, PPD)”,是木薯产业化面临的重要瓶颈,严重影响种植农户及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PPD是由氧化导致的储藏根细胞生理、生化衰变过程,其发生与超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至今对其分子调控机制没有深入的研究,也缺乏在基因和细胞水平上有效的控制方法。

张鹏课题组研究人员主要针对ROS转换与清除密切关联的两个酶——超氧化物歧化酶(MeCu/ZnSOD)和过氧化氢酶(MeCAT1)在木薯中进行协同表达,在细胞水平上发现H2O2处理的转基因原生质体表现更高的细胞存活率和线粒体活性。利用甲基紫精、H2O2对植株进行胁迫处理,结果显示转基因植株体内清除ROS能力比对照有显著提高;尤其在PPD发生过程中,储藏根ROS清除酶的表达和活性比对照显著提高,细胞中线粒体的氧化程度和H2O2累积量也明显下降;储藏根PPD发生可延缓10天以上。两年的田间中试试验表明转基因植株的表型正常,产量稳定。

该研究解析了木薯PPD发生与ROS清除机制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利用基因工程调控木薯储藏根ROS稳态来延缓PPD的发生,延长了储藏根的货架期,对木薯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此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等的项目支持。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