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东宝生物:争做国产胶原蛋白领跑者

时间:2013-05-29 09:23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未知

  近日,胶原蛋白保健品功效受质疑,引发消费者热议。受此事影响,包括贵州百灵、DHC、东宝生物、东方海洋、同仁堂在内的多家胶原蛋白厂商们均被卷入这一“黑天鹅”事件。

  对此,东宝生物(300239)董事长王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好的产品,能够接受市场的检阅与考验,这也是产品走向成功的必然历程。”王军表示,这是继去年“毒胶囊”事件后公司产品再次卷入公众质疑。公司的胶原蛋白产品和明胶产品质量都经得住检验。

  据介绍,胶原蛋白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保健品、食品和医药领域。从分子量角度讲,目前大部分胶原蛋白高端产品都是胶原蛋白肽。

  目前,随着品牌、种类不断丰富多样,国产品牌胶原蛋白生产厂家越来越意识到研究胶原蛋白肽功效的重要性。一些致力于民族品牌的企业,不断增加功效方面的科研投入并斩获颇丰,这反过来又提升了自身的品牌效应。东宝生物正是这一行动的践行者。

  夯实基础

  东宝生物于2011年登陆A股创业板,作为中国最早的四大明胶生产企业之一,拥有50多年明胶生产历史的老企业转身成为资本市场中的一个新成员。

  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东宝生物业绩实现超预期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不断刷新历史最高水平。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18%,净利润同比增长158.98%。在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到46%。

  创造利润回馈投资者的同时,东宝生物在打造质优、放心产品上不断下工夫。去年备受关注的“毒胶囊”事件中,东宝生物产品在专检和抽检中全部合格。随着公司明胶扩建项目正式竣工验收,明胶产能增至6500吨/年,公司将稳坐行业内资企业龙头。

  在取得国内明胶行业领先地位的基础上,东宝生物实现了产业链向高端胶原蛋白产品的延伸。东宝生物与中科院理化所共同研发出以双90优质骨明胶为原料采用酶解法生产小分子量胶原蛋白(胶原蛋白肽)的高新技术,成为国内少数通过自主创新掌握胶原蛋白肽核心技术的企业。公司生产的终端产品“圆素”牌胶原蛋白(肽)经权威机构SGS公司检测,品质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完整的生产链使得公司可以从源头把关,在明胶生产过程中,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了对各工序物料流量、装置压力等关键工艺要素的精细控制,有效解决了传统碱法骨明胶生产周期长、用水量大以及环境污染大的三大缺陷。此外,凭借独有的工艺技术,通过有效的过程控制,能够稳定、批量生产双90高档明胶,为规模化生产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提供原材料保障。

  技术优势凸现

  早在2010年,东宝生物就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签署《胶原蛋白应用协议》,开始胶原蛋白应用领域方面的合作。

  2011年2月,在《中国美容医学》核心期刊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整形美容烧伤修复中心马慧军博士等人发表《胶原蛋白凝胶促皮肤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论文,认为以东宝生物生产的胶原蛋白肽为原料配制的胶原蛋白凝胶可促进美容性皮肤创面的修复,减少创面色素沉着发生,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依靠不断追求技术改进的创新精神和与研究机构合作研发的有效机制,东宝生物小分子量胶原蛋白生产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早在2001年,公司技术中心就被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008年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目前,东宝生物是国内千位级道尔顿分子量胶原蛋白市场中,少数真正掌握核心生产技术的企业之一,在胶原蛋白市场上技术优势明显。公司生产的“圆素”牌胶原蛋白肽采用了与中科院理化所联合开发的独有复合酶解技术,经国际权威机构SGS检测,其平均分子量在1333道尔顿,分子量在180~2000道尔顿的集中度高达76.45%,属于小分子、易吸收的安全、健康产品。

  注重研发投入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刘俊丽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国产品牌胶原蛋白生产厂家在胶原蛋白生产方面起步较晚,在功效研究方面,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导致在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方面缺乏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刘俊丽称,目前胶原蛋白市场鱼龙混杂,某些产品存在过分夸大、宣传产品功效的情况,面对专家及消费者的质疑又很难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论据,难免会失去消费者的信任。

  东宝生物称,公司在研发方面一直走在市场前列。目前,公司拥有内蒙古自治区级技术中心、中科院理化所—东宝生物胶原蛋白与明胶工程应用研发中心,同时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东宝生物在研发方面的支出总额达890.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48%。2012年公司自主研发和与中科院理化所合作开发项目陆续有成果出来。其中,高粘度食用明胶、低粘度药用明胶两个项目已经完成中试;食品级磷酸氢钙、牙膏级磷酸氢钙两个项目工艺方法已获得成功验证,正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胶原蛋白产品苦腥味的脱除/改善、新型胶原蛋白产品的开发、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复合胶原蛋白保健品的开发、不同分子量胶原蛋白促骨生长活性研究、明胶制备新工艺的开发5个项目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013年4月,东宝生物取得了可溶性胶原蛋白的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目前已应用于产品生产,为企业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和后续发展创造条件。

  战略布局

  根据中研普华《2010-2015年胶原蛋白行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显示,2009年80%的欧洲妇女在使用胶原蛋白产品,日本人均消费胶原蛋白达50美元/年,台湾地区胶原蛋白产品的消费量达新台币400多亿元,约合人均消费57美元/年。

  据统计,世界胶原蛋白的市场需求量在2001年为1400万吨,到2009年就已经超过5000万吨。而我国的胶原蛋白消费量从2006年的3000吨增加到2009年的8000吨,预计到2015年有望达到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3.47%。

  有研究机构依据成熟国家的上升比例分析,2015年我国胶原蛋白市场将达到1000亿元,其中胶原蛋白美容市场将达到200亿元左右,胶原蛋白美容市场的年增长率达40%~60%,国内的胶原蛋白行业潜藏巨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这巨大的市场前景,王军表示,东宝生物将以产品质量为前提,做到安全、可靠、放心,并通过和中科院理化所合作研发优势,不断开发消费者认可的胶原蛋白系列产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据王军介绍,《包头东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来五年(2011-2015)发展规划》中胶原蛋白主要发展目标:进一步开发胶原蛋白延伸产品,提高获利能力;做好胶原蛋白营销网络建设,打造胶原蛋白民族第一品牌;持续改进明胶和胶原蛋白生产工艺;开发胶原蛋白功能食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逐步将胶原蛋白这一高科技产品向生物保健品和生物医药方向拓展。

  目前,东宝生物关于胶原蛋白战略规划部署已获成效。东宝生物已于2012年底成立全资子公司东宝圆素(北京)科贸有限责任公司。一季度北京公司组建了核心团队,子公司已制定完善了基础制度,并已开始进行市场深度调研,重新对“圆素”品牌、产品线、产品价格体系、销售渠道进行整合定位。经销渠道方面,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包头为中心的呼、包、鄂经销圈和以北京为中心的京、冀、豫经销圈,业务进展顺利,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

  王军表示,虽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中,国外原装进口的成品占据一定的比例,国内厂商从国外知名厂商进口胶原蛋白后进行加工分装的产品也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市场上还充斥着不少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劣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使消费者对胶原蛋白产品的认知产生影响。

  但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监督的力度加大,低品质胶原蛋白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将不断被压缩,而那些通过进口国外胶原蛋白原料再加工销售的企业,由于负担成本较高,竞争力也将下降。只有真正掌握核心自主创新技术、能够生产优质小分子胶原蛋白(肽)产品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与国外厂商站在同一平台之上,领跑中国胶原蛋白产业。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