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学人物 > 人物访谈

《柳叶刀》专访曹雪涛院士:在中国进行医学研究改革

时间:2013-06-09 14:53来源:生物通   作者:未知 点击: 122次

世界上没有多少事物的发展速度能比中国的发展更迅猛惊人,曹雪涛(Xuetao Cao)的事业进程或许就是其中之一。28岁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医学教授,40岁时成为第二军医大学(SMMU)的副校长。仅一年之后,2005年,他当选中国最年轻的工程院院士。现在,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CAMS)的院长,他没有显示出脚步放缓的迹象。曹雪涛说,他雄心勃勃地期望能够让中国的生物医学研究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此外他的另一个愿景就是希望作为一位著名免疫学家,能够继续在研究中取得丰硕的成果。  

这或许并不奇怪,当《柳叶刀》(The Lancet)采访曹雪涛时,他表示已有2年时间没放过假了;曹雪涛强烈的职业责任感部分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他是个山东人。曹雪涛说:“作为孔子的诞生地,在山东人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他的父母当然也是如此。即便他们不能想象,不仅仅是由于在中国曾经所做的一切,他们儿子的学术追求能够将自身带至多远的地方。

 

                                 

在中国许多的研究人员选择出国来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但曹雪涛却有自己的想法。在经过近9年的学习后,曹雪涛先在第二军医大学度过了他的本科生涯,后又取得了癌症免疫治疗的博士学位,他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来争取经费及机构支持,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他的举动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少见的。他出售了自己实验室的一些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利用这些收入来扩建了一栋新的专用大楼。2006年,曹雪涛已被任命为第二军医大学的副校长,此时他所掌控的机构已从原来一个房间的学术部变为了中国的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世界级的研究、卓越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曹雪涛所具备的这些能力为他赢得了众多的支持者,荣誉和职务接踵而至。2010年,来自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的一个电话对于他而言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陈竺当时在进行中国卫生系统改革,他希望曹雪涛能够并行开展工作,通过中国医学科学院来改革国家管理生物医学研究的方式:中国医学科学院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医学研究机构。仿照前苏联的研究院体系,中国医学科学院没有有效地设立科研资金,推动研究。曹雪涛说:“陈竺希望能够改革中国医学科学院,使其进入到一个现代的体系中,就像美国的国立卫生研究院一样。”

 

陈竺聘用曹雪涛正是在一个最佳的时机。已经确立了自己是中国非常杰出的免疫学家,2006年当选为中国免疫协会理事长,曹雪涛开始思考他还能为生物医学研究团体做出哪些更多的贡献。同时,多次出国经历让他认识到国内体系制度的局限性。他说:“我是一个例外,我非常的幸运。但是许多新一代的科学家没有出头的机会。为了推动中国生物医学研究的发展,需要采用新的办法。我们希望能够在国家范围内为医学科学家、内科医生、临床医生建立起新的机制,给予他们良好的环境去获取经费,去发展,为他们提供参与国际合作的平台。我认为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有利于我实现这一理想。因此在陈部长的鼓励下,我于2011年来到了北京。”

 

曹雪涛所制定策略的第一部分已初具规模。在《柳叶刀》采访的前一天,曹雪涛出席了中国医学科学院一个新神经科学中心的开幕仪式,未来几年许多新的专科中心将在全国建立。或许更为重要的是,曹雪涛希望能够将许多在海外工作的中国研究人员吸引回来,让他们在这些新的研究所任职。哈佛大学干细胞和再生生物学系博士后工作人员郭正红(Zhenhong Guo,音译)就是其中之一。郭正红是曹雪涛的博士生,她认为曹雪涛对于中国制度的感受,使得他成为了率先开展改革的理想人选。“他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推动中国的科学研究进入更高的水平。他深刻地了解在开始职业生涯之时你可能面临的困难,这就是他专注于为年轻一代建立更好的环境,提供更多支持的原因,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优化科研环境上,他有信心吸引年轻的有才华的科学家回到中国,确保他们能够成功地发展事业。”

 

改革一个已持续存在了数十年的体系是一个曹雪涛不敢低估的挑战。“我想与西方机构展开合作,向他们学习,我不能将西方的体制照搬到中国来,我也不能在中国继续延续旧的体系。我必须找到一条新的路。”看起来曹雪涛正在享受这一挑战。“如果我们想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我们就应该勇于面对新的挑战,”他说。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