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我科学家找到“葡萄溃疡

时间:2013-07-11 20:25来源:中国科技网   作者:未知

葡萄穗轴干枯、烂果、落粒,在我国20个葡萄主种植省份均有发生,病害造成葡萄减产3%至8%,严重地区达10%至20%,个别地区葡萄园达50%以上。

 

    一支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把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葡萄溃疡病”,并率先找到了病因。今天,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真菌多样性》在线发表,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葡萄溃疡病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程度。

 

    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葡萄病害研究团队发现,4种病原菌可能引起葡萄溃疡病,其中B.dothidea和L.theobromae是主要优势种群。

 

    论文第一作者燕继晔博士、通讯作者李兴红研究员表示,4种病原菌与我国地理气候密切相关。其中,B.dothidea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L.theobromae和N.parvum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D.seriata主要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的山东和河北两个省份。

 

    部分菌株的多基因整合系统分析表明,病原菌种间的遗传分化较大,某些种的种内遗传分化较小。在找到“葡萄溃疡”病因之外,研究团队经过室内致病性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我国25个主栽葡萄品种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没有显著抗性表现。

 

    在研究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广西省农科院、泰国皇太后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相关专家,优势互补,共同协作,使该研究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