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西藏成功绘制出全球首个青稞基因组图谱

时间:2014-03-03 14:54来源:新华网   作者:未知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华大科技2日向新华社记者透露,继全球首个大麦基因绘制成功后不久,他们率先在世界上完成青稞基因组图谱的绘制。该项科研成果将为深入揭示西藏青稞起源、驯化及栽培选育过程等提供坚实的遗传学基础。

青稞,在藏语中称为“乃”,在分类学上是一种裸大麦。青稞在青藏高原经过3500—4000年的驯化栽培,已经适应高原极端气候。西藏是全球唯一大规模集中种植青稞的地区,同时也是青稞的驯化和多样化品种栽培中心。 

基于青稞的重要性和丰富的种质资源,2012年,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与全球知名的基因组学研究机构——华大科技,共同启动了青稞全基因组图谱及重测序合作项目。

研究人员经过2年多的科研攻关,目前,青稞基因组图谱已绘制完成。据介绍,用于基因组图谱构建的青稞品种是西藏古老的地方品种“拉萨钩芒”。研究显示:青稞基因组大小估算为4.5Gbp(bp是基因大小单位,即碱基对),组装基因组大小3.89Gbp,共包含39197个蛋白编码基因。

由于青稞基因组重复含量很高,达到80%以上,为了达到理想的组装效果,研究人员进行了高测序深度的全基因组测序。此外,研究人员还将青稞与小麦A、D、水稻、高粱、玉米等单子叶植物做了比较分析,通过构建系统发育树,研究基因扩张情况,从比较基因组方向进一步解析青稞的生物学特质,为后续优良栽培品种选育、青稞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此项研究的首席专家——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尼玛扎西说:“成功绘制青稞基因组图谱,并完成解析,这在世界上还是首次。这项研究对中国的青稞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借助它将有望培育出比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更为优异的青稞品种,从而进一步提升青稞的产量。” 

青稞是藏族群众的主食,种植面积占西藏粮食作物的70%。近年来,西藏不断加大青稞育种研究,2013年西藏示范推广播种10.6万亩青稞新品种“藏青2000”,有效助推了青稞产量的增长,全年青稞产量达66万多吨,创近十年新高。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