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利用分子成像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记物

时间:2015-06-22 20:21来源:生物谷   作者:未知


进行脑研究的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认知紊乱疾病发生的可靶向细胞内过程。近日,在一项国际会议上,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了他们的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将一种特殊的分子成像试剂结合到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转运蛋白上,对参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认知紊乱疾病发生的细胞内过程进行了成像研究。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就认识到囊状乙酰胆碱转运蛋白参与胆碱能神经元的缺失,并且这种现象在大脑皮质和脑部其他区域大量存在。乙酰胆碱既可作为促兴奋性介质发挥作用,也可作为促抑制性介质发挥作用,近年来许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胆碱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上。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pet成像试剂对损伤神经元进行追踪,他们指出pet是追踪vacht的一种理想显像系统,这种技术能够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生理学过程进行显像,只需注射少量的放射性示踪剂和分子化合物就可以对靶向分子进行示踪。

 

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叫作(-)-[18F]VAT的成像试剂对一组大鼠和食蟹猕猴进行了pet成像研究,结果显示这种试剂在体内的分布是令人欣喜的,暴露量也没有超过可接受的最大范围,同时,对这种试剂摄取最多的是大脑的纹状体。目前这种试剂还没有通过批准,不能够广泛应用,但这项研究表明这种放射性示踪剂对于示踪vacht是非常稳定和安全的。

 

研究人员最后指出,他们已经在进行人体检测,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种检测vacht的非侵袭性成像方法将可用于显示神经退行性疾病类胆碱治疗方法的治疗效率。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