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分子伴侣Hsp70辅助蛋白折叠变构调节方式的解析

时间:2015-09-24 20:40来源:生物催化剂设计与改造服务公众账号   作者:未知


2015年9月18日Nature communication发表了分子伴侣Hsp70辅助蛋白折叠的变构调节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核酸结合结构域(NBD)通过保守的氢键网与底物结合结构域(SBD)作用抑制ATPase活性,而与底物的结合激发ATP水解,ATP诱导底物释放比底物激发ATP水解对Hsp70的活性更重要。这些证据首次解析了分子伴侣Hsp70的分枝变构调节机制。

底物结合结构域(SBD)通过与核酸结合结构域(NBD)形成氢键网抑制ATPase活性。前期,大肠杆菌大肠杆菌Hsp70蛋白DnaK与ATP结合的开放结构被解析证明了SBD与NBD之间广泛的氢键网。研究者通过分析氢键网络中关键氨基酸Asp481的DnaK变体,证明这样的相互作用对SBD和NBD之间信号传导,及抑制ATPPase活性是必需的。

底物与SBD结合促使ATPase活性。底物与底物结合结构域(SBD)结合后会导致结合口袋附近疏水氨基酸Val440转移与Leu484相互作用,而Leu484转移后与核酸结合结构域(NBD)的Asp140通过氢键作用,继而引发ATP的水解。而DnaK-V440A/L484A/D148A可以NBD传递给SBD,但却不能引发ATP水解。

F146A阻止NBD向SBD信号转移。对于野生型的DnaK,ATP的水解促使NBD信号转向SBD,即导致底物蛋白释放。通过结构和突变体分析发现F146A保留了底物结合激活ATP水解的作用,但却很大程度丧失了随后底物蛋白的释放作用。

最后,通过体外和体内蛋白折叠实验,表明ATP水解激发底物释放过程比底物结合引起的ATPase活性对DnaK的正常功能更重要。

这些结果首次证明分子伴侣Hsp70的分枝变构调节机制,为全面了解Hsp70家族的变构模型提供了基础。

刘金乐 摘自: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5/150918/ncomms9308/full/ncomms9308.html

更多生物催化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服务号:生物催化剂设计与改造服务(STS-iDeep)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