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刘旭:我国小麦品种育种有下滑趋势

时间:2015-12-08 19:58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作者:未知

“目前,我国优质和高产节水小麦品种还不能很好满足生产需求。”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日前在郑州举行的“第七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发表上述看法。

刘旭认为,近十年来我国小麦连年丰收,新品种在增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产麦区普遍实现了1—2次品种更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山东的济麦22和河南的矮抗58。但近几年小麦生产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对新品种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

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明显,如2013年安徽北部和河南南部在4月中旬出现极端低温,导致约3000万亩小麦严重减产;2014年5月底至6月初,黄淮麦区连续出现35—38摄氏度高温,导致河北等地严重减产。二是病害问题日益严重,赤霉病已成为黄淮麦区最重要的病害,2012年严重发病面积约1.5亿亩,近三年黄淮局部地区也相当严重;2014年纹枯病在河南普遍发生;出现了致病性强、发展速度很快的条锈病新小种V26,使我国主产麦区广泛应用的抗条锈病基因Yr26和寄予厚望的Yr10普遍丧失抗性,人工合成小麦、簇毛麦易位系和贵农号品系已丧失对条锈病的抗性;2015年叶锈病在主产麦区相当严重。第三个就是重产量轻品质的问题。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