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沟通与配合——农业生物技术风险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时间:2015-12-11 14:19来源: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作者:未知

“沟通与配合——农业生物技术风险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强转基因公众科学普及的指导精神,促进国内外生物技术风险交流经验分享,加强政府与媒体、行业在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和风险交流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沟通与配合——农业生物技术风险交流研讨会”于2015年12月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基因农业网承办,植保(中国)协会生物技术委员会、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支持。来自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科协等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科研院校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科学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等国驻华使馆农业处代表,农业生物技术行业代表等6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张宏翔研究员主持了会议。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叶纪明副主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处公使衔参赞Philip A. Shull先生分别作为会议嘉宾致辞。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朱祯研究员作为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主席,向与会者汇报了农业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平台的成立背景和成立以来对中国转基因科普所做的各种努力以及取得的成绩。加拿大使馆农业参赞Murray Gwyer、澳大利亚使馆农业参赞Anna Somerville分别介绍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农业生物技术风险交流方面的经验。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前高级生物技术专家John Cordts讲解了美国政府在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策略。三联生活周刊特邀记者袁越从媒体的角度阐述了转基因科学传播的全球化视角。基因农业网主编方玄昌对多个生物技术风险交流案例进行了分析。杜邦先锋公司北亚地区生物技术与外部事务总监王琴芳博士从行业视角分享了植保(中国)协会所做的生物技术科学传播工作。最后,与会人员就如何推动及时有效的生物技术风险交流各抒己见,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巴西使馆农业参赞Andrea Bertolini也在此环节交流了巴西在转基因方面的作法。

会议达成一致共识,即建立更有效的多方沟通协作机制,切实做好科普传播和科学交流工作,促进公众认识到生物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让科学精神能够更好地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