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分享医疗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竞争优势

时间:2016-07-19 11:42来源:分享投资   作者:未知


4.jpg

7月12日,由“分享投资”主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和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峰会”在贵阳正式开幕。分享投资管理合伙人黄反之在会上以“分享医疗基金的投资策略”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分享医疗基金的投资策略和优势,并给医疗健康创业者提出了很多建议。以下为演讲原文:

大家下午好,本来以为上下午会冰火两重天,没想到还是基本坐满了。下午是我们医疗基金的专场,首先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分享医疗基金的投资策略,和竞争优势。

分享医疗基金实际上设立时间并不久,第一期的基金是2014年初设立规模只有8个亿。到今年3月份,我们已经投完了最后一个项目,目前这一期基金一共投了26个项目,分享医疗基金的第二期是今年初,去年底设立的,规模是8个亿,目前融资4个多亿,已经是边募边投的项目,累计投入1.6个亿。我们的投资领域包括生物技术、新药研发、创新器械、医疗服务和移动医疗。目前我们分享基金独立的专业团队有九个人,这个团队累计已经投了40个医疗健康的项目。

分享医疗基金的投资策略

首先我要先介绍一下我们的投资策略,我们的投资策略如果用简单三句话来说,那就是精选细分投资领域、定位中早期投资阶段、聚焦一流的创业群体。

首先说说精选细分投资领域。我们投资方向包括了精准医疗,更多是生物技术,我们非常关注基因检测、蛋白检测以及疾病的早期诊断,还有精准医疗时代的基石,就是未来生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对于器械类,因为品种十分繁多,成千上万种,我们在众多的品种中,精选了微创、再生医学、机器人、神经调控这几大类。

另外一个就是IVD和POCT,按照药监的分类来说它也是医疗器械,但是它有别于典型的医疗器械,除了设备,还需要检测试剂。放在全球来看也是一个细分领域增长非常快的,全球大概将近20%的年负荷增长率,但是在中国接近30%的增长率。IVD的发展也是得益于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使得各种各样的检测技术、检测手段层出不穷,也提供了很多的创业机会和投资机会。

在新药这一块,我们过去投资比较少,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真正的原创药在过去实际上是非常少的,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了一些非常可喜的变化,这就是随着大量海归群体回国创业,尤其是的高端群体回国创业,使得我们国家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在全球真正获得认可的创新药物。第二点就是在资本市场,随着新三板的推出,我们感觉也是为投资生物技术、新药研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后续支持和退出通道。打个比方,像上海张江有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它在14年8月份挂牌新三板,到15年2月份其间融了四次资,每次一个多亿,估值在40多个亿,实际上这就是给我们VC投资新药带来信心和随后的退出通道。

在医疗健康服务这一块,始终是我们比较关注的,也是一块蛋糕巨大的市场。我们非常看好专科的连锁,像眼科、骨科、儿科、妇科这一类的。我们也看好像体检健康这样的平台。

最后是投资移动医疗,我们对移动医疗的的投资逻辑和现在市场上热点移动医疗逻辑是不尽相同的。我们认为首先要选一些细分的大病种,重度垂直切入,能够抓住医疗资源的核心,能够真正产生商业闭环。这样的移动医疗才是好的投资标的。过去两年移动医疗非常热,也产生了很多知名的移动医疗公司,但是在我们看来它未必是有投资价值的,我一会儿会说他们的问题在哪里。

第二点,我们定位在中早期的投资阶段。为什么要选中早期?因为我们的核心逻辑是去发现那些真正具有创新价值,代表未来方向,是医疗科技前沿这样的技术和产品。这样的技术和产品你基本上是很难在成熟的,已经有体量、有规模的这样的企业里去发现的。所以我们只能从中早期的项目里去优选这样的项目。还有一点原因是因为我们团队的背景所决定的,我们团队基本上没有投资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出身的,所以后续找那些大的成熟的IPO项目并非我们的特长。而恰恰我们都是产业背景,产业背景的特点就在于,我们对商业本质的理解可能比较深刻。我们对于成长期的企业,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提供很好的帮助。我们有非常敏锐的商业意识,我们对早期的项目能够做出精准的判断,所以我们选取了中早期的定位。

第三点,聚焦在国内一流的创业群体。我们可以把大健康领域的创业分为两大类:一类就是以技术驱动的,像生物技术、新药研发、创新器械,这些创业必须基于技术。我们非常看好海归群体,特别是专家。至今已经进行了12批,累计回来5000多位专家。他们其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人,是在从事与生物医疗健康有关的创新创业工作。这一群体,他们共同的特征是在国外受了良好的教育,几乎都是百分之百PHD的教育背景,年龄在40到50岁之间,基本都是在跨国的医疗公司担任过研发的高管。这样的一群人回国,他们带来的是国际前沿的技术,带来的是国际视野,再加上现在国内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以及非常活跃的资本市场。所以这一群人,他们在技术创业上会走得更远,成功率会更高。我们已经投了的创业者有十个项目,在未来我们会投更多的的创业者的项目。

第二类就是以服务为主的创业。服务为主的创业,我们更看好的是本土创业者。因为对这一类的创业来说,他们更需要的是商业模式,对各种资源的整合以及落地实施。我们尤其看好各大名校的创业者聚集地像中欧、北大、清华创业营的创业者是我们首选的投资对象。

分享医疗基金在各个领域的布局情况

下面我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们在各个细分领域已经投资的布局。像生物技术,华大基因就不用说了,泛生子可能就是明天的独角兽,我们在不到一年前投了这家企业,他是利用基因检测做肿瘤的诊断,同时还在做基因药物研发。

第三个碳云科技,是最近半年的投资界的一个现象级的事,是由原来华大核心团队出来创立的公司。这个公司出来就是独角兽,就是投前50亿,投后60亿。而且由腾讯和多家知名机构领投。可能会有人说,凭什么一个公司出来就是独角兽?也像我们今天上午讲的,它也是一个新东西,不能按照过去的东西来看它。如果理性分析一下,生物大数据意味着什么,还有看一看国外的成熟的大公司他们的价值在哪里,可能你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我想说的是,我个人的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导致了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但是精准医疗时代到底能够产生什么价值,其实生物大数据才是它根本的基石。

我们看一看美国的生物大数据公司,像美国国家肿瘤数据库等等这些大数据公司,他们的诞生基本上都是在2014年以后,他们的估值很多都是在10亿美金以上。如果说你知道了这两者,方向没错,潜力巨大,我们要看的就是团队,毫无疑问碳云的团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是一流的团队。

器械我刚才讲了,微创是我们投资的方向,在这个领域我们投了普利瑞,做外周球囊的,还有朗迈,做骨科微创器械的。再生医学我们投了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迈普是一家由两位专家创立的生物3D打印公司,杭州捷诺飞是做人体器官的3D打印,这其实是一个非常革命性的东西。这个预示着再过若干年以后,可以完整地打印出人体的肝脏。目前一些跨国公司都在和它合作,利用它打印出的器官做精准药物的筛选。捷诺飞创始人徐铭恩博士刚刚被福布斯评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四大先锋人物。这两家公司不光是代表国内最高水平,也是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生物3D打印公司。

另外还有机器人,最近我们也在投一个机器人公司,是美国的芝加哥康复中心的,实际上代表了全世界最高的康复的水平。还有像我们投的昆山韦睿医疗,它也是专家潘力博士创业的公司。韦睿是新一代的智能腹膜透析系统,这个系统和服务平台的结合,将会打破现在肾脏透析在血透中心和医院这种集中式的管理,需要医生、护士干预的模式,改变为远程的、家庭式的、分布式的、互联网化的管理格局。

另外我们还投了江丰生物,也是专家创业的项目。会有效地改变现有的病理医生资源不足的状况,会真正地产生出分级诊疗、远程医疗,会改变过去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切片,不能保存、不能分享、不能数字化存储的问题。

在体外诊断和POCT的项目里,我们非常看好创新的POCT,它就是把过去体外诊断变成小型化、可移动化、互联网化、家用化。像我们投的艾托金生物,它就是利用蛋白标志物,对宫颈癌作出早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早期筛查,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完全可以防治的。在灵敏度和特异性上都更好,这个项目预计明年一二月份就可以拿到证了。如果将来运用在体检,运用在诊断市场,对女性是非常大的福音。

另外还有像西安的金磁科技,它也是精准医疗方向。我们在典型的IVD领域里,我们更看好像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这样的领域。

药物我们至今只投了三个药的项目。首先是步长药业,它去年已经利润过30亿了,所以未来它应该是一千亿到两千亿之间量级的公司。它巨大的价值,我认为是在它的渠道、平台和它的医疗资源上(编者注:在黄总讲话的第二天即传来步长制药主板过会的喜讯)。第二个哈尔滨瀚邦,这种药在市面上是供不应求的。我们去年9月份拿到证,今年在做招标,年内就可以上市销售了。第三个长森药业,也是专家王喆博士创业公司,下午也有一场专题报告。王喆博士现在有四个新药在研发,十个仿制药在研发。应该说他的四个新药,只要有任何一个成功,这个公司应该都是个百亿级的公司。

医疗健康领域,我们非常关注平台型的企业、入口级的企业。像新华健康,他们都是这样的大企业。另外非常看好提升改善服务质量的企业,像张强医生集团就是这样的企业。我们看到美国有凯撒,凯撒一年有将近30亿美元的利润。我们相信在中国这个对医疗市场需求如此之大、如此之刚性的国家里,一定会产生我们中国自己的凯撒、梅奥。毫无疑问,张强医生集团就是在现有的医生集团里走在前列的。

我们再讲一讲贝壳社,非医疗领域的人可能没有听过贝壳社,但是医疗健康领域的人,相信很少不知道。贝壳社更像是我们说的新物种。我们可能知道传统的孵化器,但是我要说,贝壳社它是一个全新形态的医疗健康创业服务的平台。它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已经成为中国医疗健康创业服务的第一平台,完全是得益于他们这种互联网化的思维,相较于传统的加速器、孵化器,我认为贝壳社完全高出一个维度,高出一个层级。

方恩医药毫无疑问在目前未上市的CRO企业里名列前茅,明年就应该有机会报IPO。这也是专家创立的项目。

当前移动医疗创业的问题和建议

下面说说移动医疗,我们可能并不认同现在市场上追捧的移动医疗项目,他们往往聚集了数千万的用户,知名度非常高,估值非常高,完成了很多轮融资,但是共同的问题是没有现金流,没有商业模式。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认为它第一没有抓住医疗资源的核心。起码在当下,在未来的五到十年,我们认为中国医疗资源的核心仍然是好医院、好医生,而不是简单地把线下的搬到线上就可以解决问题。

第二像那么多的慢病管理,实际他们并没有抓住用户的刚需,解决真正的痛点。所以他们无法产生黏性,当你有补贴的时候,可能上面有流量,当你取消补贴的时候就没有流量了。

我们看好的移动医疗模式,首先你要选择一个细分的大病种,第二你要重度垂直切入,你一定要切入到诊断和治疗环节,第三你一定要抓住医疗资源的核心,一定要让医生、医院主动地去用你,第四你要能产生现金流。

我们投的这些移动医疗都是符合这个特点的。比如扁鹊飞救做胸痛中心,它每个中心都是由三甲医院组合5至10多家二、三级医院形成一个区域的覆盖。医生愿意用它,医院愿意用它,它当然可以产生商业闭环。像华夏病理网,如果按照美国的人均配比,中国应该有十万以上的病理医生,但是我们国家不到一万个病理医生,而且80%、90%都在华夏病理网的平台上。如果和我们投的数字病理仪结合起来,它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全新的病理服务模式。

贝登医疗我们投的时候才一千多万的收入,但是我们看到它抓住了未来的方向,它解决了行业的特点,就解决了看病贵的问题。大家知道看病贵原因在哪呢?是三分之二的成本是在流通环节。层次繁多、层层加价,所以到了消费者手上,比厂方的出厂价已经高了几倍了。贝登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取消中间的环节,使得终端的成本能够有效地降低。同时它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提供服务的质量。到今天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贝登已经是跟像迈瑞、奥林巴斯、3M、理邦、美年大健康等国内国外的大品牌合作,这就说明了它的方向、它的价值。

这是我们在几个细分领域投资的比例。目前还是以器械为主,在未来我们可能会适当加大药物,要把药物提高到20%至25%的比例,我们也会加大生物技术,会提高到20%左右。

分享医疗基金的竞争优势

下面讲一讲我们医疗基金的竞争优势。我自己把它总结为四点:

第一,我们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投资团队,我一会会详细介绍一下。

第二,我们有非常清晰的投资策略和投资逻辑。

第三,我们能够提供负责高效的投后服务,这一点我可能今天没有时间细说。

第四,也是最核心的一点,我们非常善于搭建系统性的平台。

看看团队,白文涛是我们团队的创始人,他两次创业成功,两次退出,他目前投资30个项目,4个IPO,多家挂牌新三板,他也是北大创业营的班主任和导师。

我本人是做过跨国公司的高管和上市公司高管,我目前自己投资过40多个项目,IPO也是4个,还有多家挂牌新三板。我也是的创业导师,是中欧医疗创业课的导师,也是北大健康特训班的创业导师。

苏震波是医疗基金合伙人,他有18年医疗行业经验,本身是中山医毕业,然后做过医生,做过强生、诺华、库克中国区的高管。

管涛也是我们医疗基金的合伙人,本科学计算机的,中欧MBA,原来在华为工作,他担任过华为区域负责人。对科技型创业企业有实践经验和深刻认识,目前负责移动医疗和医疗服务。

赵洪是清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毕业,也有八年的医疗行业经验,在迈瑞、东芝都做过研发、投资兼并工作,目前主要看医疗器械。

谢开就是我们今天的美女主持人,同时她也是北大的才女,北大金融本科,中欧的MBA,在四大会计师所KPMG有多年工作经验,她目前主要是负责移动医疗和医疗服务的投资。

周毓是我们的药学专家,医疗行业背景非常好,在罗氏、美敦力、史赛克、赛诺菲、博科等全球顶级的医疗公司工作过,他目前主要看药物的投资和医疗器械。

顾宁是我们负责风控的副总裁,她是从分享成立第一天起就加入分享。

霍榕楠和吴寒是我们的两位投资经理,他们都是生物技术背景的,霍榕楠是浙大毕业,在华大、辉瑞工作过,吴寒是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本科,美国南加州大学硕士。他们都负责生物技术和体外诊断。

我们看一看我强调的第四点,我认为这是我们非常独特的一个竞争优势,我们非常地善于搭建各种各样的优质的项目平台。看看都有哪些,首先就是。它有一个创业培训中心,我们跟这个中心深度合作,我们赞助了这个培训中心。我们也帮助这个中心设计课程,帮他请导师,我们本身也是他的创业导师。另外我们跟发行了一个平行的基金,我们专门投资投资的项目。另外我们也和中欧学院合作发起了专门的智慧医疗创业,我们也是发起者。中科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它有国内唯一以生物工程为方向的研究所,在科技转化,政策支持等有很大优势。

另外北大,这一块是白文涛负责,他是北大创业营的发起人和班主任,也是创业导师。贝壳社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贝壳社这样的平台价值在日益地凸显,我们作为它的A轮投资人,我们未来可以跟贝壳社在很多的项目上做更多的合作,他们每年举行很多的路演、大赛,以及共享它非常独特的互联网社群的价值。还有我们的苏震波,他最近跟知名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些知名的产业园区,发起了中国健康产业联盟,他也是副理事长。白马会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创业机构,它是面向医疗健康领域的创业者,而且全部都是由医疗投资的合伙人来做课程导师。

上面这些项目平台,保证了分享医疗基金有充分的系统性优质项目来源,也构成了分享投资的独特优势。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