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克隆再生

西酞普兰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神经再生和血管保护效应

时间:2018-10-13 13:23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天空 点击: 205次

        最近的研究表明卒中后给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神经再生和血管保护可能具有保护性作用。近日,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国多中心研究,以探索这些效应。

        TALOS研究(西酞普兰治疗急性卒中疗效研究)是丹麦安慰剂对照、随机、双盲的研究,在症状出现后7天内开始给予西酞普兰治疗,以评估非抑郁症首次卒中患者的功能结局以及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药物添加入标准治疗中,并且随访6个月。该研究有2个主要结局:1值6月的改良Rankin量表的功能性残疾变化,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卒中、心肌梗死或血管死亡的复合血管终点。

        研究人员招募了642名参与者,随机分配到西酞普兰组(n=319)或安慰剂组(n=323)。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3(范围为0-27)和4.8(范围为0-28)。西酞普兰组中有160例(50%)患者1至6个月的功能恢复有所改善,安慰剂组中有136例(42%)患者改善(比值比为1.27; 95%CI为0.92-1.74; P=0.057)。当排除31天前出组者(n=90)时,分析人群显示比值比为1.37(95%CI为0.97-1.91; P=0.07)。在150天的中位随访期间,西酞普兰组中23名(7%)患者和安慰剂组中的26名(8%)患者发生主要的血管终点(风险比为0.89; 95%CI为0.50-1.60; P=0.24)。在研究期间共有28名患者(4%)死亡(16 vs. 12; P=0.42)。

        由此可见,早期西酞普兰治疗并未改善前6个月内非抑郁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尽管在分析人群中观察到临界统计学显著效应。治疗组之间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似,西酞普兰治疗耐受性良好。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