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健康 > 生活

腰围心血管病风向标

时间:2005-08-18 10:06来源:侨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344次

  调查数据显示:肥胖者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及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大。代谢综合征表现的是一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增加了人体患心血管疾病(CVD)的机会。

  肥胖通常以体重指数(BMI)来衡量,BMI:体重(kg)/身高(m)2。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BMI大于25为过重,BMI大于30为肥胖。
  但体重指数(BMI)不能反映体内脂肪的分布情况,因为有的患者尽管体内脂肪含量大大超标,其反映代谢性危险因素的指标却相对正常;反之,有的患者虽然只是轻度超重,却可以出现代谢性并发症的所有症候表现,患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相应增加。因此,腰围测量对于BMI标准定义为超重的患者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使是对于体重正常者,腰围增加也同样是患病风险升高的一个标志。腰围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的有力指标。
  WHO已经指出,男性腰围>102cm、女性腰围>88cm,出现代谢性并发症的风险就会增加。而不同人种的高危腰围界值各不同,中国人为男性>90cm、女性>80cm。
  1947年,法国医生JeanVague最早提出:“雄性”肥胖(腹部肥胖或“苹果形”肥胖)相比“雌性”肥胖(下半身肥胖或“梨形”肥胖),前者与心血管和代谢性风险的关联更大。
  近年来有更新的资料证实,心血管风险与腹部肥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尤其是腹内脂肪沉积(脂肪在腹腔内主要器官周围沉积)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同时也证实,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可看作是一个内分泌器官,通过分泌大量可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血管、代谢、炎症及其他功能活动分子,直接升高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近期,一项在52个国家开展的评价心脏病发作多个相关危险因素间关系的研究发现:
  腹部肥胖是心脏病发作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它对心脏病的预测作用比BMI更为准确。因此,对肥胖患者进行治疗,目标应着眼于以腰围增粗为特征的腹部肥胖。
  引起腹内脂肪沉积及相关危险因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体用于调节机体内环境及与进食行为相关的内源性大麻(EC)系统过度兴奋,而调节EC系统的药物利莫纳班现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
  腹内脂肪沉积可通过腰围大小简单测定;也可采用更为先进的方法,如计算机X线断层成像术(CT)或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单层或多层平面上进行扫描,但花费昂贵。
  专家建议:最便利最直观的一种方法就是自备一条皮尺,经常量量自己的腰围。
             夏言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