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聚集 > 学界动态

历史上有影响的五大生命伦理事件

时间:2006-08-15 22:55来源:中国生物信息 作者:admin 点击: 190次

优生学与希特勒的“种族卫生”

优生学盛行于20世纪20~30年代,当时不少美国和德国著名遗传学家都信奉优生学,并推动相关立法。正是信奉优生学的科学家的狂热鼓吹,才使《人类遗传学和种族卫生概论》成为希特勒推行种族屠杀政策的重要“科学”依据。现在,包括德国科学家在内都在反思:科学是否真的与伦理无关、科学家应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原子弹和爱因斯坦的教诲

1939年,科学家发现原子核裂变原理;同年,爱因斯坦接受西拉德等人的建议,致信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1945年,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爆炸,造成数十万无辜平民伤亡,引起爱因斯坦等著名科学家的不安,开始反对使用核武器的国际和平运动。爱因斯坦曾谆谆教诲科学青年:“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用科学“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这个声音现在已被科学界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



基因重组和“伯格会议”

50多年前,沃森和克里克揭示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开创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20世纪70年代初,基因重组技术取得成功。对此,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伯格教授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深感喜悦的同时也不无忧虑:万一重组出危害人类生存的生物,如对抗抗生素的细菌之类怎么办?他不仅自己主动暂停实验,并且建议同行也这样做,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讨论如何规范基因重组实验。这是生命科学家首次公开主动暂停极有前景的科学实验,首次通过国际协作主动约束自己的前沿研究。



撤除生命维持系统与生命伦理委员会

20世纪60~70年代,有关能否撤除病人的生命维持系统的争论,在美国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一些重病人依靠人工呼吸机、心脏起搏器等可以维持其呼吸、心跳等功能,而一旦撤除将很快死亡。但为免除更多的痛苦,有的病人或是监护人向法院申请撤除生命维持系统。由此在社会公众中引发了极大的争论。两难的困境催生出医院伦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的诞生纯属偶然,但此后它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法律研究

1990年正式启动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经过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十余年的共同努力现已胜利完成。HGP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子计划就是进行相关的伦理、法律和社会影响研究(ELSI)。这在科学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一个国际合作的大科学计划,把生命伦理研究列入子计划,作为其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采取种种措施,以推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遵循伦理规范,更好地为人类造福,非常耐人寻味。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