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PNAS:北大学者研究发现蛋白乙酰化对细胞生长模式基因表达的影响

时间:2005-10-10 08:35来源:生物通 作者:bioguider 点击: 297次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大—耶鲁植物分子遗传学及农业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PKU-Yale  Joint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al  and  Plant  Molecular  Biology)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拟南芥根部表皮组织的研究发现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对于细胞生长模式基因(cellular  patterning  genes)表达的影响。这一结果公布在10月4日PNAS上。

        拟南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利用拟南芥,科学家们发现了许多生命奥秘,比如前段时间Nature文章,就是利用拟南芥的HOTHEAD基因研究发现了“基因倒退”这一不同于传统的遗传规律。

        而且这种植物的根部单层表皮有一种独特的细胞生长模式:内皮细胞空隙中的细胞(H  position)会分化成绒毛细胞(hair  cells),而紧挨着内皮细胞,在内皮细胞之上的细胞(N  position)则会分化成非绒毛细胞。近期的研究已经发现这种细胞生长模式是由六个相关基因(CPC,  ETC,  GL2,  GL3/EGL3,  TTG,  WER)相互作用而决定的,而且其中CPC,  GL2,  WER对于协调这六种基因相互作用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目前对于如何这些基因表达的机理并不清楚。因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白书农教授研究组利用曲古柳菌素A(trichostatin  A,TSA)这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改变拟南芥苗根部表皮的细胞生长模式,引起组蛋白H3和H4高度乙酰化,并且改变了CPC,  GL2,  WER这三种基因的表达水平和表达特异性。通过进一步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突变型的分析证实了组蛋白乙酰化在细胞生长模式中的影响作用,也说明了另一种基因——HDA18在拟南芥根部表皮调控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这一研究帮助了解了拟南芥根部表皮细胞生长模式基因的调控机理,并且建立了一个组蛋白乙酰化对于细胞生长模式影响的平台模型。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