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哈医大研究被《自然—医学》评为十大生命科技进展之一

时间:2008-01-24 10:49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82次
我国科学家在恶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研究中所取得的成果,日前被著名英文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生命科技进展”之一,并被评为“2007年离子通道领域100篇最具影响力文章”之一,这表明我国在防治心源性猝死研究领域已经站在世界最高水平。

  

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脏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有心力衰竭患者近千万,心力衰竭确诊后4年死亡率高达50%,每年因恶性心律失常猝死者近百万,尤以心力衰竭为多。因致病机理不清,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以及由此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一直被国际医学界视为世界性难题。

  

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杨宝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于1992年开始组建科研小组对心律失常发生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大量基础研究和临床实验,成功锁定了新的调控心律失常靶点——miRNA。miRNA为大约22个核苷酸所组成的非遗传编码物质,目前人们对其认识仅停留在“组织特异性、阶段依赖性表达及进化保守”层面,未能对其真正生理学功能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心脏相比,miRNA表达可增高2.8倍。这种变化究竟起保护作用还是引起损伤?为回答这个问题,课题组检测了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发现在心肌缺血区域,miRNA同样增高,而非缺血区并没有改变。

  

为进一步阐明miRNA的变化机制,课题组运用细胞转染技术,将miRNA应用于心律失常模型大鼠体内,发现大鼠心律失常加重;给予miRNA阻断剂,心律失常则明显降低;如果同时应用miRNA和阻断剂,同样会降低心律失常的产生。而将miRNA转染到正常大鼠心脏,亦会引发心律失常。研究表明,miRNA是心律失常的致病因子,并且加重心律失常;研究还发现,miRNA主要通过调节体内的某些蛋白质的变化导致心律失常。此研究成果于2007年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医学》上。

  

杨宝峰课题组的研究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共鸣和广泛关注。《科学》、《自然》、《自然—医学》、《新英格兰杂志》等世界著名期刊及欧美多家大型网站纷纷为其撰写评论。国际著名心脏生理学家Mark  E.  Anderson和Peter  J.  Mohler在《自然—医学》上发表专题评述,认为:1.杨的发现有力证明miRNA是心律失常电重构和心律失常发生的重要调节物质。2.抑制miRNA可明显降低心肌梗死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这为心源性猝死患者带来了希望。3.杨的工作在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信号转导通路中迈出了令人兴奋的一步,miRNA将推动人们对恶性心律失常、猝死机制的认识和防治的研究。这一论文日前被《自然—医学》评为“2007年世界十大生命科技进展”之一,并被评为“2007年离子通道领域100篇最具影响力文章”之一。国际医学界知名专家普遍认为,该发现必将为恶性心律失常防治研究开辟新的思路,并为研发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据悉,鉴于此项研究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心力衰竭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已于2007年7月被科技部列为“973”计划项目,由杨宝峰牵头主持,获得经费资助300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按计划顺利实施。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6)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