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首批帕金森模式动物问世

时间:2005-11-09 12:58来源:文汇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531次
        这只小鼠看上去有些特别:它没有同类那样活泼,行动显得有些迟缓。然而,它的诞生却令科学家们如获至宝:这是运用全新基因技术,打造的我国第一批“帕金森模式动物”。  

        负责这一课题的中科院健康科学研究所乐卫东教授说,这是课题组与南方模式生物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医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的合作成果。利用这一“动物替身”,人类可以更深入地研究神经系统疾病。  

        “我们知道,大脑中有一种负责传递命令的‘信号兵’——多巴胺,它的大量减少就会引起帕金森病。该病与家族性遗传、环境因素以及年龄老化有关,但现有研究离最终揭开帕金森病之谜还很远。”乐卫东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每百个5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一个帕金森病的患者,其中包括刚刚去世的文坛巨匠巴金。  

        此前,乐卫东从事了近20年帕金森病的研究。2004年开始,他领衔的课题组利用创新技术,着手建立起世界先进的技术平台,希望“推鼠及人”,系统探索帕金森病发生机理,寻找治疗和干预的良药。  

        要让小鼠患上帕金森病可不容易。在转基因和基因剔除技术的帮助下,科研人员在小鼠的受精卵细胞内,分别“植入”已知帕金森病相关基因。千里挑一,才培育出“发病”的鼠宝宝。  

        利用相同的方法,课题组还计划让身长仅1毫米的线虫和小小的斑马鱼也“患上”帕金森病。乐卫东说,线虫属于低等动物,且通体透明,便于用显微镜观察;斑马鱼也是研究疾病的常用动物模型。“通过建立低中高三个层次的动物模型,可以进行全方位、系统研究。”  

        目前,科学家正在对这些“动物患者”的大脑进行病理切片,并仔细观测其中的多巴胺神经细胞变性,着手破解多道未知题:哪些基因突变会导致大脑“信号兵”减少?哪些环境毒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食物污染、有机溶剂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对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  

        乐卫东表示,课题组希望通过该技术平台,结合基因组、蛋白质组学、代谢学等多种手段,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比如说,一旦找到某个位点的基因变化,今后可以作为生物标记物,对帕金森病患者作出早期诊断,甚至在未发病之前就进行干预,从而阻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这些小鼠、线虫、斑马鱼,科学家要让它们患上帕金森病。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1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