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又上《Cell》:细胞里的新“邮差”

时间:2005-12-02 08:53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bioguider 点击: 789次
        今日出版的国际生命科学顶级学术刊物《细胞》,刊登了我国一个突破性进展——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马兰教授课题组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研究生化与细胞所裴钢院士课题组在显微镜下的惊奇发现。这一发现缘起2001年的某一天:“快看,都说β抑制因子是个信号抑制因子,可这些β抑制因子居然带着外界信号从细胞浆跑到了细胞核内,简直成了细胞里的‘邮差’。”  

  据马兰教授介绍,受体是生物细胞对外界信息的感受器,相当于细胞的“鼻子”和“眼睛”。G蛋白偶联受体是受体中最大的家族,能敏锐地识别外界的光、气味等信息,并把这些信号从细胞外传递到细胞内,引发细胞乃至整个生物体对信号的协调反应。以往很多研究都证明,细胞浆中有一种蛋白质能选择性地与细胞表面的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并抑制受体的作用,并被命名为β抑制因子。  

  可恰恰是这种被普遍认为会抑制细胞的“鼻子”和“眼睛”作用的因子,在上海两个研究团队锲而不舍的合作研究下,却成了细胞内信号传递的直接通道,能把细胞外的信号传递到细胞核里面,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信使”。“发现β抑制因子的这种新功能,就好像是发现一个人从工人变作了宇航员。”马兰教授笑着打了个比方,继而又补充道:“我们发现进入细胞核的β抑制因子能够引起染色体重构,并诱导药物靶基因的激活,从而调节细胞内部分基因的表达,这是G蛋白偶联受体信息传递的一个新机制”。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和复旦大学药理研究中心这两个团队的研究还发现,给小白鼠注射作用于阿片类受体的药物,随后就能在小白鼠脑内观察到β抑制因子诱导的药物靶基因激活。  

  因此,部分采访马兰老师的媒体记者不禁畅想,能否利用该原理,即阻断β抑制因子的传递作用,来控制毒品对人体神经细胞产生的作用,以达到戒毒的作用。马兰教授笑言:“想法虽妙,目前谈理论成果的利用问题却为时尚早,我们还需对该理论作进一步深入研究。”话虽如此,但G蛋白偶联受体作为目前临床药物的最主要药靶之一,若把其信息传递的新机制在研制、筛选新药时加以利用,可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另悉,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受体信号转导和分子药理学研究已经走向国际学术最前沿。连《细胞》杂志的三位审稿专家都对β抑制因子新功能的发现给予肯定,并认为“中国科学家的这一原创性研究是一项影响面很宽、将引起广泛关注和轰动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