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医学 > 艾滋病

留法归来向艾滋病SARS挑战的中国人(3)

时间:2005-12-06 09:34来源:健康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553次


    

  为什么这么讲?李太生说,现代社会,是合作、联手的社会,而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几乎没有一项成果能靠单个人的智慧、精力独立完成。作为一个学科带头人,做学术相对比较容易,而团结一帮人做事则更重要,也更难。否则,有了成果、名誉是自己的,下一次谁还会跟你合作?所以,他常跟同事们说,协和医院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有着中国最好的临床与科研平台。我们齐心协力、互相扶持,就能做好多事情。他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年轻人:没有人支持你,你的成长会慢一些;有人支持,你会走得更快。需要的时候,我愿意给大家做“拐杖”。



        在科里,他有双重身份———科副主任、党总支书记。他还有着良好的上下级、同事关系。节假日,李太生总忘不了给科里所有他有地址的同事们发一封E-mail,送去暖暖的祝福。他说,在国外的日子里,他总企盼着亲人同事的信件,那种急切的感受告诉他,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肯定。  

    

  同为中山校友的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赵永强在评价这位师弟时说,李太生的成功,可以说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说他在艾滋病的上升时期进入这一领域。“地利”就是协和医院所提供的大舞台。“人和”则是他能够团结科里的其他人一起做事。  

    

  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沈悌教授则说,李太生身上具备两种素质,这是科研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其一,正直、诚实、敢于坚持原则,有敏锐的嗅觉,但又实事求是,总在努力将想法变成成果;其二,他有良好的基本功的训练,但又非常勤奋,尊重长者,善于向老一辈专家教授学习,注重弥补自身的不足。不太看重名利。  

    

  尽管身上围绕着成功的光环,但同事和朋友眼中的李太生依旧是那个高兴了和朋友们喝喝酒乐和乐和,累了和后勤的同事们一起踢踢足球放松放松,二十年来本色如初的小个子李太生。  

    

  ■采写后记  

    

  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论资排辈的历史痕迹正在从我们的视野中淡出,但在每一个有着厚重传统的单位里,建立有利于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机制仍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机制,为什么有的人总在抱怨,而像李太生这样的人却能够脱颖而出?茶余饭后,协和的同事、伙伴们总在饶有兴趣地探讨着这种“太生现象”。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读过一个智者赛马的故事:智者以他的劣等马输给对手的上等马,以中等马略胜对手的劣等马,然后以上等马略胜对手的中等马,三局两胜,胜不在马,而在技巧。其实人的一辈子又何尝不是在赛马?  

    

  李太生就属于这样的智者:做科研,他未必做得过纯基础研究的人,但与这类人相比他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做临床,他未必做得过纯临床的顶尖级人物,但与这类人相比,他有着非常娴熟的科研能力与思路。所以,二十年了,拿自己的优势与别人的劣势比,李太生膨胀着自信心一路走来,走得很顺。  

    

  他胜在了天资聪颖但依然勤奋,胜在了思维敏捷总能先于别人抓住要害,更胜在了善良、自信、乐观的良好心态。  

    

  ■李太生小传  

    

  1963年出生于河南。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1990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至1999年在法国巴黎PITIE医院感染科和免疫实验室学习工作,并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内科党总支书记、感染内科副主任,协和医院艾滋病诊疗中心主任。同时担任卫生部艾滋病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和卫生部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临床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分会常委兼艾滋病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热带病和寄生虫分会常委。  

    

  曾获全国抗击非典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代表和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技奖等称号、奖项。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