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神经科学 > 研究进展

读心术是一把双刃剑

时间:2010-02-01 00:00来源:新京报 作者: 点击: 11次
  北京和南京的两只蟾蜍,隔千里互感互动,中国科学家的这次实验,为人类生活提供了美妙前景:这项技术可以训练瘫痪病人并使其康复,可以让异地的机器人接受本地人的神经信号指挥,完成一些高难动作,如远程医疗和排除炸弹等。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利用科学和技术,让人类生活更美好、社会更文明、经济更繁荣的过程。利用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技术,让瘫痪病人康复和指挥千里之外的机器人,可能还只是初级阶段,未来利用大脑神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还有可能读懂千里之外他人内心的想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灵互感互动。



  如此,就会牵涉科学与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怎样对待科学和技术,二是怎样利用科学和技术。对第一个问题,美国的刘易斯·芒福德在其《技术与文明》一书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人不能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强大,而过分迷信科学和技术,否则人的福祉就不是因科学和技术而扩大,相反会受到限制,甚至走到反面。至于怎样利用科学和技术,人类也早就有大致的答案和原则了,这就是服从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形成的、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由于科学和技术没有伦理,而人是有伦理和价值观的。



  当然,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技术帮瘫痪病人和指挥机器人,不会有太多的伦理问题,但如果这些技术向前发展,进入到“读心术”  的高级层面,问题就复杂了。2007年,德国的海恩斯与英国伦敦大学、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合作,以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研究对象的脑部,并将所得数据输入电脑,由专业软件分析,预测受试者内心的想法。结果,研究者的预测成功率达到了70%。因此,这也被誉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读心术”。



  其实,分析人的大脑中各种神经递质的成分和浓度,以及相互反应的过程,也可以读懂人的内心。由于人的思维过程,就是不同种类的神经递质传输,并产生生物电流的过程。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技术也可以分析人的神经指令,从而可能达到人与人相互感知的结果,甚至可以比“心有灵犀”更进一步。



  这样的技术对人类是有用的,如反恐和防止犯罪。美国科幻片《少数派报告》就描绘了这样的情景,所有人的犯罪企图,可以通过技术预先演示给警察,并由警察提前阻止犯罪。因此,到公元2054年,美国不再面临大规模的犯罪,由于所有犯罪企图都会被预测到,并提前处理掉。



  但是,这也会产生像日本电影《被偷听的人》的主人公一样的不幸,自己内心的想法完全被人知晓,毫无隐私。微电子神经桥和无线传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可能让权力部门在千里之外,就能知晓“可疑分子”的内心活动。如此一来,这种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就非常危险了。因此,怎样让科学和技术,长久造福而不是为患于人类,就成了比科学和技术本身更冷峻的问题。 (责任编辑:glia)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