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热爱生命科学!-生物行
当前位置: 主页 > 医药健康 > 药学 > 药学动态

生物制药:需慢慢挖掘的金矿

时间:2006-03-06 11:28来源:医药经济报 作者:bioguider 点击: 499次
        对生物股的长线投资渐成主流。大型制药公司正在转变投资思路,从过来两年来热衷投资成熟生物制药企业,转而投资新兴的或中小型生物制药公司,认为这些公司会带来更持久的益处。但如何挑选这些公司并不容易,需要掌握几个原则。



        生物制药企业在过去几年中表现出非常抢眼的成长趋势和相当高的风险几率,让投资人既趋之若骛,又惟恐避之不及。在2006年中,生物领域将有什么动态?生物制药企业自身和其他相关制药领域对其发展又有什么期待和看法呢?



        2月21日,路透社在伦敦、波士顿和洛杉矶三地召开了在线生物企业管理层峰会,有30多家生物制药企业参与论坛,试图在轻松的交流环境下求解以上问题。



        将持续繁荣态势



        目前,生物制药企业在投资市场所表现出来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优于其他制药领域。



        从多名首席执行官(CEO)或首席科学官(CSO)等高管的交谈中可以看出,整个生物制药行业的前景非常乐观,高管们普遍认为在2006年生物制药行业将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从大环境上看,将有更多的生物新药得到美国、欧洲或日本等主要市场的上市认可;大型制药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向生物领域融资的态度更坚决;仿制药企业对生物制药的冲击尚未形成。



        SG  Cowen公司分析师Eric  Schmidt认为,生物制药企业在投资市场上整体性触底反弹已经3年,其表现出来的可控性和稳定性优于其他制药领域。2005年,美国证券交易所生物指数增长了25%,纳斯达克生物指数增长也超过了3%。



        根据IMS公司的统计,国际生物制药市场在2006年的销售额有望增长13%~14%,主要原因在于新药的上市,以及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



        在美国,2006年将有25支生物新药获准上市。其中包括安进公司的肠癌药Panitumumab,Idenix公司的肝炎药Telbivudine,Neurocrine科学技术公司的失眠药Indiplon,和基因泰克公司的Lucentis。Genzyme公司的庞倍氏症(Pompe,又称2型糖原累积症)药物Myozyme分别向欧洲和美国的药物监管部门提出申请,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获准上市。



        旧有产品重新获得市场发展机遇的典型是Biogen公司和Elan公司的多发性硬化症药物Tysabri。本月初,美国FDA已经同意对Tysabri进行补充性临床试验。



        这一举动将作为风向标,不仅对Tysabri涉及企业很重要,对其他有药物安全隐患的生物制药企业也至关重要,意味着一批有副作用疑点的药物可能重返市场,或重新开展临床试验,甚至建立相关的药物安全性法规体系。



        融资目标有所改变



        大型制药企业认为投资新兴生物制药企业更有长期效果:投入更少,能更多地掌握合作的主动权,带来更大更持久的好处。



        与会的生物制药企业认为,在融资方面,2006年将会有所变化。



        在过去两年中,大型制药企业更愿意和成熟的生物制药企业合作,对它们进行投资,或者合作开发市场,或者进行收购,原因在于成熟的生物制药企业拥有的技术更稳定,大多数试验药物已处于临床试验中期或后期,上市几率大,获利相对更快,投资风险更小。风险投资基金甚至一度避免向新生生物制药企业,或仅拥有初期临床试验药物的企业投资。



        现在,大型制药企业看到了投资成熟生物制药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收购或合作成本太高,联合经营中经济效益不能完全掌控,市场战略冲突,进一步进入该领域仍受制约等。因而,大型制药企业认为投资新兴生物制药企业更有长期效果——虽然在短期内不能见效,但能更多地掌握合作的主动权,一旦产品上市,从分成和对专利的享有程度上,都能带来更大更持久的好处,而且合作投入也更低廉,还可视发展情况再决定进一步的投入,这样比直接融资大量资金在成型产品上更节约资金。



        金融咨询企业Hambercht  &  Quist资本管理公司认为,对中小型生物企业和新兴生物企业的投资将在2006年持续升温。“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投资界将看到相当数量的大型制药企业和小型新兴生物企业的联盟,或收购公司,或收购它们持有的较便宜的试验药物。”



        不过,挑选小型生物制药企业对于大型制药公司而言并不容易。Lazard资本市场管理公司分析师Joel  Sendek说:“宏观局面是中小型制药企业有望在2006年长足发展,带来利润,但并不意味着不加区分地盲目收购。”他认为,投资中小企业风险大,眼光很重要。



        虽然仍然有不少生物制药企业盈利能力堪忧,尤其在欧洲市场,但众多生物制药企业新产品近年来层出不穷,将推动生物制药全行业蓬勃发展,也将吸收更多的企业加盟或投资。高盛公司分析师Stephen  McGarry认为,很多欧洲的大型制药企业和化工企业拥有大量的现金储备,金额甚至超过美国同业,其中不乏在金融市场上具有超强资金运作能力的公司。这些大企业强烈希望拓宽自己的产品视野,扩大盈利面,而欧洲的生物制药企业资本额普遍较小,所以欧洲很有可能在今年掀起对生物制药企业的收购潮。 (责任编辑:泉水)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特别推荐
推荐内容